|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陳勁甫,推崇孫立人將軍率領的“仁安羌大捷”,中國遠征軍入緬後第一個勝仗。(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桃園9月1日電(記者 黃文杰)台灣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陳勁甫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紀念中日甲午戰爭120週年,可以好好省思建軍整備的意義,武器先進未必保證打贏戰爭,關鍵還是在領導者的思維,以及平日的編組訓練是否扎實,他也對於台灣災害不斷,軍隊動輒就變成“救災”部隊,違背軍隊成立宗旨提出警語。
陳勁甫,維吉尼亞軍校電機、數學雙學系,哈佛大學工程科學碩士,哈佛大學決策科學博士,曾任台灣“國防大學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現任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
他說,凡事研究軍事或戰爭史,會從“打、裝、編、訓”來思考,打什麼仗,就要有什麼裝備;有了裝備,按裝備特性編列建制;一切OK後,開始訓練。
陳勁甫說,清朝大手筆建立北洋艦隊,結果甲午慘敗,原因很多,好比大清帝國根本沒有海權意識,用陸軍思維套用海軍訓練,建軍經費挪用修建頤和園,戰爭前日本看到清兵在砲管曬衣服,如此不重視訓練,深知可以打贏。
甲午戰敗影響台灣被割讓,也讓中國好好思考為何建軍,包括蔣介石花了十年整軍整備,依德國制度進行編訓,希望達到戰爭現代化,不料日本提早侵華,爆發中日戰爭,只完成目標一半。
陳勁甫引述二戰期間,德國的坦克雄師為何突然戰力提升?這牽扯領導者對戰爭的定義,一戰就有坦克,但英法等國認為坦克只是幫步兵擋子彈,一戰之後併入步兵,德國重新思考,把所有坦克加以編組,二戰也討論守勢重要還是攻勢重要,法國構築馬奇諾防線,防止德軍入侵,相當創新,但仍不敵德軍攻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