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 |
中評社台北12月15日電/2016年的大選即將進入倒數計時,國民黨在自己製造的三個重大新聞事件:撤換洪秀柱、王金平列不分區第一名、王如玄軍宅買賣案後,幾乎注定陷入敗局。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如果台灣的困境能因民進黨再度執政而解決,國家重新恢復活力,當然不是壞事,只是,台灣從1994年開始陷入的“身分認同”、“國族認同”、“兩岸關係何去何從”的“民主內戰”,能因國民黨潰敗而畫下句點嗎?未來兩岸關係在空洞的“維持現狀”原則下,能避免陷於動盪嗎?
民進黨打2015民主內戰戰法,是對國民黨全面批判與否定,摧毀國民黨政策的道德性與正當性。戰場是多方面的,史觀、教育、文化、“憲法”、經濟戰略,甚而核能議題都被捲入。太陽花世代的加入,網路族群的湧入,使得理性逐漸退讓,民粹高漲。這場內戰與其說是摧毀國民黨,不如說是要摧毀中國國民黨的“中國”兩字,這才是這場“民主內戰”的最終目的。
由於這場內戰是由國民黨的李登輝所啟動,國民黨一開始就陷入了核心價值與信仰被挑戰、政策左支右絀的困境。2008年馬英九雖然勝選,但是並沒有在認同問題上挑戰李登輝路線,也沒有提出進取性的兩岸大方向,更沒有回歸中國國民黨應有的價值與信仰。其結果是,國民黨雖然執政近8年,但是既無心也無力挑戰民進黨的“民主內戰”論述,在台灣主體論述上反而是邯鄲學步,“分治”論述漸漸向“分離”論述靠攏,在執政期間沒有就政治定位開啟對話。
洪秀柱的兩岸和平協定及兩岸大方向論述,被國民黨內部視為“急統”而遭批判並撤換,顯示國民黨的高層已經完全沒有積極進取的思維,也無心在認同問題上力挽狂瀾。朱立倫將王金平名列不分區第一名,等於是正式宣告國民黨不再是一個理念型的政黨。由於國民黨在認同上的自我繳械,2016年的大選有可能成為台灣這20多年來“民主內戰”的最後一役,李登輝大獲全勝,蔡英文也因緣際會成為將真正完全執行李登輝政策的第一人。“民主內戰”或許可以結束,但蔡英文能否走完結束兩岸內戰的最後一哩路,卻存在著巨大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