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協助青年職涯發展的鄭維杰,認為兩岸都在大搶青創才人,不過桃園仍有在地的優勢。(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桃園3月16日電(記者 黃文杰)民進黨桃園執政成立青年局,接連規劃四個青年創業基地,甚至打出“青創指揮部”品牌概念,除了展現青創領先全台的企圖心,要讓青創在桃園成為潮流,事實上,桃園也清楚知道,大陸積極釋出利多,大搶台灣青創人才到大陸工作。
中評社採訪青創指揮部,也訪問到青年事務局職涯發展科的鄭維杰,年紀輕,但相當有想法。
他坦言,大陸積極大搶台灣青創人才,也開出超高優惠與獎勵,阿里巴巴馬雲也願意提供百億創業基金,對於年輕人創業是有誘因,因為任何創業都有風險,進入門檻相對比較高。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潮中,大陸共設立12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分別是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上海市金山工業區、上海和輝光電有限公司、江蘇南京市麒麟兩岸中小企業創新園、昆山兩岸青年創業園、浙江溫州台灣青年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浙江杭州雲棲小鎮、福建福州海峽創意產業園、福建廈門 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福建廈門一品威客創客空間、湖北東西湖區台灣青年創業基地和廣東東莞松山湖台灣高科技園。
本身就是桃園人,ARKLAB多旋翼工坊創辦人張東琳表示,在創業之初,一直想要找尋一個交通便利,同時擁有會議室和複合式展演教學空間的辦公室,不過礙於手上積蓄不多,承租辦公室一直是他最大的困擾。
沒想到,青創指揮部的辦公室租金每月僅3,500元,共同工作空間的座位一個月也只需要500元的會員費。現在的他,只要帶著筆電,就可以辦公、跟客戶談案子,也可以跟異業相互交流,自由自在的工作,效率品質不輸任何商務辦公室。
青年事務局專門委員李訓智指出,只要是人才,兩岸當然都會搶,特別是青年族群,桃園已經啟動青創指揮部等機構,或許資金不能跟中國大陸相比,但台灣仍有在地的優勢。
本身學工業設計的鄭維杰表示,他知道年輕人有很多創意與想法,有沒有資金是一大考驗,但過去例子也出現過,在網路募集資金順利成功,結果製造階段卻無法克服。
他說,桃園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工業生產重鎮,很容易找到生產製造,甚至鄰近縣市的青創基地討論出一個概念,最後還是跑來桃園洽談後端生產與製造,桃園更有地理優越性。
青年事務局長陳家濬表示,會作為資源整合平台,引進更多資源、引導各類型創業發展,也會搭配“經濟部”工業局及“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各項政策,給有夢想、敢於承擔的年輕人更多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