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副教授翁嘉禧。(中評社 高易伸攝) |
中評社高雄4月21日電(記者 高易伸專訪)中山大學中國大陸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副教授翁嘉禧20日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中國大陸經濟今日之所以崛起並發展得這麼好,有時候還得歸功“香港”跟“台灣”的發展及刺激;此外翁認為習仲勛當年在廣東落實改革開放,讓廣東模式普及全中國大陸,讓改革最早由南方啟動,習在改革開放上確實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翁嘉禧,1958年生,台灣嘉義人。政治大學經濟系學士、台灣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碩、博士。翁的學術領域在於台灣經濟史、台灣農業變革、兩岸經濟關係等。
翁嘉禧指出,1950年代後兩岸分治,不少有頭腦的生意人跑到香港與東南亞經營,還有一大票集中到台灣跟資本主義結合,並吸收了資本主義市場運作的模式。當他們懂得資本主義市場的模式與規矩後,便有辦法邁向國際市場。直到1970年代末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急著想跟資本主義互動,於是想瞭解資本主義市場等運作模式,借重香港與台灣的捷徑最快。
翁嘉禧說,中國大陸借重香港資本主義的經驗在當時是有侷限性的,除香港大部分為廣東人、講粵語之外,香港人的排他性也較強;但台灣卻是從中國大陸大江南北匯集而來,從明清時期乃至於戰後各省都有,一方面保存了中華文化,一方面留有中國大陸各省的人才與風俗,全部帶到台灣重新融合。從這樣的角度來說,其實台灣是最瞭解中國大陸大陸的。
翁說,整個中國大陸的運作模式其實在台灣很快就可以掌握。當年兩岸一開放探親、市場一開放後便一拍即合,加之台灣中小企業的活存能力很強,因此台灣中小企業登陸後也遍及大陸各省,加上老鄉的關係再拉起來,這樣寶貴的經驗與智慧是有錢也買不到的,翁認為台灣必須珍惜這樣歷史因緣,因為得來不易。
翁嘉禧表示,習近平父親習仲勛是1978年改革開放後首先到廣東的書記第一人,當年有很多改革的落實是在習手上完成,深圳從一個小魚村變成容納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經濟特區可與香港接軌,廣東的發展模式就這樣推展到整個大陸。因此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最早由南方開始,習仲勛確實在改革開放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談到兩岸經濟與兩岸關係,翁嘉禧說,兩岸應該去除依賴心態,改為互賴觀點。當然互賴過程會牽涉到“敏感性”與“脆弱性”等問題,敏感性議題兩岸各自都有,畢竟牽涉到生存問題較為敏感。
翁說,新政府未來若走極端絕對會受到重擊,但如果兩岸不走極端,彼此也是在測試階段,台灣應不至於陷入極度的困境之中。
談到中國大陸經濟的起,翁嘉禧指出,企業往外發展最直接的捷徑就是併購關鍵性產業或取得關鍵性技術,也就是“外國直接投資(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翁認為中國大陸企業在全球至少已掌握“一條龍模式”與“取得當地專利”等竅門。
翁說,中國大陸抓到訣竅“一條龍模式”向外發展,世界各地礦區與石油產區皆可見中國大陸直接投資的影子;取得“當地專利”就是獲取高技術含量。這幾年中國大陸在台灣申請的專利在台已大幅提升,原本我們思考的都是產業面,但中國大陸在未來所思考的將是在金融與資訊業區塊,因此往外投資也是尋求往外合作的對象,未來陸資入股的企業的情況將會越來越頻繁。
翁認為,就中國大陸大陸而言台灣的企業並不會太大,他認為中國大陸能併購的對象還有很多,但取得台灣企業也等同加入台美之間的產業連線,這對中國大陸企業而言是比較穩妥的雙軌道道路。翁認為大陸國企直接去併購其他國家的企業會讓人產生戒心,因此透過私人企業或是在台併購再去擴展會比較順利。
翁嘉禧表示,強者更強,企業若無生存空間就該退出市場,沒有生存空間只能被併購。我們雖然同情,但無法站在“可憐”的角度去思考。若我們覺得可憐,那台灣企業未來生存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小,我們只能逼它發展,但不是扼殺它。
翁嘉禧說,我們知道紅色供應鏈要來了,我們會有強烈的壓力,但必須告訴企業、告訴百姓這個訊息。政府必須幫助企業成長,來對抗這樣的強烈競爭。企業本來預估可以存活十年,但我告訴你只有五年時間,你自己必須加速茁壯,台灣才會越強壯,也才有永續經營的空間,否則永遠長不大。這是一個脫胎換骨的機會,有時跌到了才知道如何爬起來,不跌倒就會因循苟且,不知道該如何發展下去。翁說,這對於企業、對於政黨都是一樣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