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昌鈺博士舉出國外許多重大死傷火災案例。(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他認為,如果證據判斷出來是人為因素,那要看動機是什麼,動機不外乎是“政治”“報復”“金錢”“仇恨”等十多項原因。
李昌鈺稍後演講,也把他過去處理重大且棘手的犯罪事件偵查鑑識,以個案方式拿來討論,這也包括重大火災事件,他提醒警大學生要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好比一場火警,現場看到的火焰,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溫度,加上起火位置,很多不是仰賴實驗室的科學分析,更多需要現場採集的證據綜合判斷,永遠要牢記:“證據會說話”。
年近80歲的李昌鈺博士,坦言時代進步,犯罪手法也不斷翻新,對於犯罪偵查來說是更大挑戰。他說,21世紀刑事偵查新理論,從以往的“現場”“物證”與“資料庫”比對,找到“信息”、“人證”與“情報”,現在愈來愈多是屬於“電子物證”。
李昌鈺說,所謂的“電子物證”,就是不說話的人證,好比透過監視器等畫面,去拼湊整個犯罪經過,犯罪事實幾乎無所遁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