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碑上的“供養塔”三個字,很難一下子看懂,從日據時代一直保留到現在。(中評社 黃文杰攝) |
根據紀念碑文記載,“由是灌溉之利大開,平疇有藝,潤物孔多財用日足。”可見當時對桃園大圳之殷切希望。
水利會總幹事黃金德指出,當時大圳興建時,桃園石門水庫也沒有興建,當時日本水利專家,在大嵙崁溪(現稱大漢溪)之上游,即“石門”地方築一進水口,開鑿渠道引水入於台地,在標高110公尺以下,面積約2萬2千公頃之耕地,均可獲得穩定之水源,而可成為兩期作之優良水田,
1916年,當時日據政府台灣總督府為應急迫增產糧食以供軍需民食,認為完成桃園大圳工程,對增產糧食大有助益,始決定以官設埤圳方式,由總督府斥資興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