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前“國家圖書館”館長、中華文化學術研究推廣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顧敏。(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9月18日電(記者 倪鴻祥)台灣前“國家圖書館”館長顧敏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12年國教高中國語文領域課綱日前出現文言文和白話文比例修正爭議,背後其實是政治上“去中國化”;兩岸“文化優勢”已經翻轉了,台灣在政治、經濟上已經沒競爭力,若文化競爭力也沒了,狀況將會更慘。
顧敏,72歲,美國芝加哥多明尼克大學圖書館暨信息科學研究所碩士,率先成立中文全文法律資料庫及資訊系統、漢學研究中心。曾任“立法院”“國會圖書館”館長,聯合國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常務委員會委員,亞太地區“國會”圖書館協會會長,前“國家圖書館”館長,曾任教輔大、世新等大學及“國家文官學院”講座。現為中華文化學術研究推廣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高中國文課綱日前出現“文白之爭”,課程審議委員會9月10日決議維持國教院研修小組提文言文維持45%至55%的比例,但9月23日“教育部”將召開課審大會,就整體課綱草案進行表決,外界憂心文言文比率可能翻案。
顧敏表示,文言文目前維持45%至55%的比例,文言文派其實並沒有得勝,因為“教育部長”潘文忠曾說要避免引起兩岸論戰,這句話等於把底牌翻出來,向外宣告,現在這樣的處理只是權宜之計,只是外表做一個包裝而已;事實上“文白比例之爭”就整個“去中國化”的過程來說只是枝微末節。
他分析,將政治、經濟、文化作一比喻,政治好比是冰層,經濟是流動的水,文化是蒸氣;三者之間可以相互循環,但政治最為堅固,政治的取向往往會決定於文化的走向。現在“文白之爭”的問題,主要是受到政治上“去中國化”的影響,這種政治紛爭可以依序區分為戰略、戰術、戰役、戰鬥的問題,“文白之爭”已經是枝微末節的事情了,只是戰役、戰鬥的層次。
他指出,戰略的部分是從李登輝1996年後開始,當時李引舊約出埃及記,說要像摩西要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樣帶大家走出去,建立新中原,其實背後意思就是要“走出中國”,只是李很巧妙的在包裝。
他說,在戰略上,李登輝對內講本土意識,事實上是要建立“台灣國”,而過渡期間稱“建立新中原”,所以很多黨國大老都被騙了,以為是以“中華文化”為主體,中華文化、“中華民國”在台灣,以現在來檢視,李當年“去中”就是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經過十幾年下來,兩岸“文化優勢”已經翻轉。
顧敏告訴中評社,歷史上,其他文化很少能由文化最後慢慢凝結為冰的效果,只有中華文化有這種特色,因為歷史上的中華民族是靠中華文化形成的;中國人其實是沒有國家的概念,只有天下的概念,所以講正統、正道,國家疆域可大可小,也不會主動要去與誰為敵。
他表示,元朝與滿清統一後將首都選在關內北京而非關外,清朝的皇帝最早批公文會同時寫漢、滿、蒙古文、藏文4種文字,後來批示只寫漢文,就是中華文化影響政治最好的證明。
他指出,蔡英文政府推“去中”,想在戰略、戰術上翻轉有相當難度,只能從戰役、戰鬥的層次去爭取,“文白之爭”是一種方式,其他可由民間自行發起,特別是透過大企業或宗教力量,例如製作淺顯易懂的電視文化節目,舉辦戲曲、歌唱或文學比賽或表演,節慶時辦猜燈謎、成立類似私塾班等方式,去喚起下一代對中華文化的重視。
他強調,現在爭“文言文”的比例,討論篇數只是表面問題;更該探討的是選用文言文的品質問題,而且要了解中華文化,教材選用不能只偏於某一個時期,而應含括整個歷史文化、每個時代,才能縱貫結合歷史文化的時間軸。
顧敏表示,如果台灣再不重視、加強培養“中華文化”,以後召開國際漢學會議,台灣會派不出人材了,因為派出去的人肚子墨水不夠,在國際會議上提不出具有代表性的見解、建議、分析與看法,世界各國就會漸漸忽視台灣,頂多安排個席次讓台灣來與會,台灣在政治、經濟上已經沒競爭力,若文化競爭力也沒了,狀況將會更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