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29日電/昨日是民進黨創黨三十一周年紀念日,民進黨總部在三十一年前創黨的地點—台北市圓山大飯店,舉行黨慶“外交使節”酒會,招待“邦交國”的“大使”和“非邦交國”的“代表”。據說,共有四十三個國家的五十六位“貴賓”參與,其中包含二十八位駐台“大使”與“代表”、駐台“外交官”、各國商會代表及重要島內外貴賓。
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由此可見,“捧場”情況並不熱烈,甚至可說是出席嘉賓稀稀疏疏,除了是“邦交國”的近二十位“大使”“看在錢份上”而不得不出席之外,“非邦交國”的“代表”,只有十人左右,就連“最重要”的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梅健華,也居然缺席。而在此前,除了是去年由於颱風而取消黨慶活動之外,前年主題為蔡英文推出“新南向政策”的黨慶酒會,剛到台北履新不久的梅健華都有攜帶夫人出席。
對此“冷清”狀況,蔡英文似乎是有點失望兼“冇癮”,因而只是逗留了約二十分鐘,以英語致辭完成後,與在場嘉賓寒暄幾句就匆忙離去。如果是排除了有其他緊急公務的話,正在尋求“國際活動空間突破的蔡英文,是應當充分利用駐台“外交官雲集”的機會,逗留多一些時間以“拉關係,搏感情”的。或許,由於梅健華的“帶頭缺席”,讓她感到倘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暴露“國際活動空間不容樂觀”的窘境,而且也可能是為了躲避在場採訪媒體詢問對賴清德以“行政院長”身份在“立法院”發表“台獨”言論的反應,尤其是是否侵犯她專有職權,並與她“對著幹”的問題。
對於梅健華的“缺席”,引發不少議論。儘管說,梅健華可能會有各種原因,包括個人原因或者其他公務、身體不適等,但怎麼也要擠出一點時間與會。實際上,是否出席東道主專門招待“外交使節”的酒會,這等於是“政治表態”。而梅健華選擇不出席,必定時服從美國國內的指示,至少也是來自國務院的指令。
因此,人們很自然地就向賴清德發表“台獨”言論這方面去揣測。因為賴清德以“行政院長”的身份,在“立法院”正式公開表態主張“台獨”之後,美國國務院東亞局發言人葛瑞絲・崔就回應說,美國的“一中政策”不變,美方信守基於美中三個“聯合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的“一中政策”。葛瑞絲還指出,兩岸和平與穩定符合美方長久利益,鼓勵北京與台北當局進行建設性對話,以尋求台海兩岸人民可接受的和平方式解決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