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評社 黃文杰攝) |
當台灣不再存有“鐵板一塊”,兩岸關係怎麼走下去?
劉阿榮認為,站在蔡英文的立場,就是“維持現狀”,但心態恐怕是“以拖待變”,不是等待大陸對台灣的改變,而是看中國跟美國怎樣爭,對台灣的態度也跟著改變,問題是大陸跟美國怎樣改變,“變”到最後台灣沒有好處,講難聽一點,當兩隻大象(中國與美國)彼此踩來踩去,台灣恐怕也會被震死,或者只剩半條命,
他說,相信台灣任何人上台,最希望是世界局勢繼續朝向和平穩定來發展,對台灣最有利,看看中華經濟研究院最新發布經濟成長率預測,台灣下半年GDP難保2,問題是我們已經很努力,不是不努力,但是面對中美貿易大戰,一定會波及到台灣,或許第一波看不出來,不過台灣產品輸美,或者經過大陸輸往美國,自然會直接或間接受到影響。
劉阿榮告訴中評社,很多事情,當決定權不在台灣手上,要看機緣與機會,有好的timing(時機)就要把握,當機會不在我們這一邊,靠的就是智慧。
中評社問,國民黨到底“誰”可以掌握機緣與機會?“誰”有智慧來帶領台灣走出困境?
劉阿榮分析,有人從國民黨“兩個太陽”來解讀,一個是吳敦義,一個是朱立倫,可是現在有更多“變數”,首先是2018選舉,國民黨選贏,吳敦義地位更穩固,不幸選輸了,吳主席地位動搖,就看黨內怎樣協調2020人選。尤其馬英九“三中案”被民進黨追殺,支持者會慫恿馬2020再出來,但研判機會不高,不是馬過去執政太爛,而是馬英九當過了。
中評社問,馬英九是否為了兩岸關係,願意出來參選,繼續承擔責任與使命?
劉阿榮分析,馬英九若基於兩岸使命出來參選,另當別論,不過這個議題還沒有到,必須在特殊情況下才有可能,重點是必須等2018年底選完之後,才會比較明朗。
“這就好像颱風沒有形成,氣象專家研判路徑會怎麼走?都是騙人”,他說,颱風一定要形成,才能看到未來的路徑與發展,看情勢怎麼走,但是相信馬英九會扮演一些角色,可能是隱性,也可能顯性與積極,就看他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