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和門,紫禁城外朝宮殿的正門,這裡有一對石獅,是全紫禁城最大,一雄一雌。(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黃文杰)北京故宮,也就是紫禁城,一座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皇宮,放眼所及,盡是帝王權威象徵,別以為全都是“老東西”,其實這裡的石獅還很潮,太和門前的石獅,有時尚潮流的“疙瘩燙”(髮髻),仔細算算共45個,呼應皇帝九五之尊。
大陸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3月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5日分別開幕,大陸也進入“兩會”高峰,中評社記者除全方位報道大陸最新政治動態,也深入北京城,為網友提供京城的旅遊文化介紹。
北京故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
太和門,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也是紫禁城外朝宮殿的正門,是自天安門南側向北進紫禁城時經過的第四道門(前三道依次為天安門、端門、午門)。
明朝規定,文武官員每天拂曉在奉天門早朝,皇帝也親自到此處接受朝拜和處理政務,稱為“御門聽政”。清初,皇帝曾在太和門受朝、賜宴等,但御門聽政改在乾清門舉行。
欣賞太和門,門前一對石獅,不能錯過。
紫禁城的龍不計其數,但是獅子卻只有六對,最大的一對就在這裡。
頭和身體是圓形,底座是方形,體現中國古人天圓地方的地理認識。
東側是雄獅,腳踩繡球象徵掌握社稷,西方是雌獅,撫摸幼獅,象徵子嗣昌隆。
紫禁城後廷:乾清門、養心門、寧壽門、養性門和長春宮前,各有一對獅子,身上都是鎏金,和太和門前的那一對銅獅相比,除了鎏金的材質,它們最大的不同在於“表情”。
太和門前石獅,因為這裡是皇帝宣讀詔書的地方,自然要挺直腰板,睜大眼睛,豎起耳朵。
石獅有45個髮髻,也就是非常潮的“疙瘩燙”,這些“小疙瘩”可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更多的,它代表了一種等級。
皇宮裡的石獅子頭上的“疙瘩”一般是四十五個,其中以太和門前這對獅子頭上的四十五個疙瘩造型最美,燙的最大:它們的頭上有45個髮髻,呼應皇帝九五之尊的稱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