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寧可把數字“放大”,做最壞打算以利更好防控
http://www.CRNTT.com   2020-02-17 08:53:20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一夜之間,湖北陡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而2月11日,這一數字為1638例。據報道,差異源於統計口徑的變化,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中新納入了臨床診斷案例數,12日新增病例中,含臨床診斷病例13332例。

  湖北陡增的新冠肺炎病例,主要因為將臨床診斷案例數納入了確診病例數進行公布。在湖北,只要符合“發熱或呼吸道症狀”和“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這兩條臨床表現,便可考慮為疑似病例,而疑似病例只要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征者,則為臨床診斷病例。

  此前,確診病例的統計口徑是依據核酸檢測結果陽性來確定,但其缺陷很明顯。一來核酸檢驗結果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不確定性很大,且在多地都出現了“假陰性”的情況,部分患者做了病原學檢查卻沒得到準確結果;二來湖北當地患者數量過多,大量患者無法進行病原學檢測。此前,已有不止一位一線醫生建議將CT影像為主的臨床診斷作為排查標準。

  將臨床診斷案例納入新冠肺炎病例數,對患者的救治和疫情的防控均有益處。統計口徑改變有助於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已毋庸贅言。就疫情防控而言,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表示,湖北的實際情況是病死率、死亡數非常高,說明有防控漏洞,而防控漏洞與此前的確診標準嚴苛、部分患者未得收治有很大的關係。

  湖北患者眾多,有部分症狀高度疑似卻無法進行核酸測試確診,因而未能得到有效救治,造成了人道主義悲劇,而這部分患者輾轉多家醫院求診或居家隔離,也大大增加了交叉感染和病毒傳播的風險,尤其容易導致家庭聚集性疫情的發生。高度疑似和輕症患者居家隔離的傳播風險,鐘南山院士此前已明確提醒過。而將臨床診斷案例納入新冠肺炎病例數,讓患者得到及時收治,對減少甚至切斷病毒傳播途徑也有著重要作用。

  改變統計口徑,將臨床診斷案例納入新冠肺炎病例數,並將臨床診斷患者按新冠肺炎標準治療,這是實事求是的務實做法,也是提升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減少新冠病毒傳播的必要一步,意味著“應收盡收”正在加快推進。

  統計口徑改變意味著將疫情防控中的潛在問題清理出來,是有正向意義的。但走上一條正確的路並不代表可以放鬆。新冠肺炎統計病例數因統計口徑的改變正向真實病例數靠近,但“不漏一人”發現所有實際新冠肺炎病例並控制傳播,仍需大量努力。

  中央指導組副組長、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指出,湖北和武漢疫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湖北省總體上處於流行期,伴有局部暴發,武漢依然處於暴發流行期,新發病例仍處於高位;武漢感染者底數還沒有完全摸清,蔓延擴散的規模也沒有較為精准的估計預測,且潛在被感染的基數可能還比較大。因此,“寧可把風險估計得更大一點,把問題困難估計得更多一點”,這樣的底線思維在疫情防控中尤為重要。

  無論從救人治病或疫情防控的角度來看,病例數據的真實、準確都是極其重要的,而在各種因素導致病例數據難以準確預估時,盡可能地將排查防控的網撒大一點,將所有潛在的患者和接觸者都收治隔離起來,收網的時候才能更準確得出真實病例數,也才有可能做到“不漏一人”。

  具體而言,除了對現有臨床診斷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排查隔離外,還需要追溯標準改變前的臨床診斷案例,尤其是重症、危重和病亡案例,對其密切接觸者尤其是家人進行排查、隔離,以便最大可能追蹤病毒傳播路徑,同時,也應當按照新冠肺炎患者標準給予撫恤和治療費用的報銷。

  改變新冠肺炎病例統計標準,有助於患者收治,也有利於疫情防控。而要做到“不漏一人”,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作最壞打算,才可能爭取好的結果。

  來源:南方都市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