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3日電/芬蘭國家衛生與福利研究所2日表示,初步研究結果顯示,污水中的新冠病毒核糖核酸含量,基本可以反映病毒在特定地區的傳播情況。
新華社報道,該研究所在公報中說,儘管在全國多個地方都進行了污水分析,但僅在芬蘭南部人口密集的赫爾辛基和圖爾庫兩座城市的污水中發現了達到有效研究樣本數的新冠病毒核糖核酸,與兩座城市的病毒感染情況基本相符。其中,首都赫爾辛基污水中發現的病毒核糖核酸數量遠高於圖爾庫,而包含赫爾辛基在內的烏西瑪大區正是芬蘭的疫情中心。
芬蘭國家衛生與福利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塔爾亞·皮特卡寧對媒體說,芬蘭確診病例數正處於下降趨勢,而污水研究也支持這個結論。
受芬蘭農業和林業部資助,芬蘭國家衛生與福利研究所5月4日開始從全國28個污水處理廠取樣,旨在通過檢測污水中的新冠病毒核糖核酸數量,開發新冠病毒監測系統。目前結果表明,該研究可幫助芬蘭應對可能暴發的第二波疫情。
該研究方法還可用於鑒定病毒的基因型。皮特卡寧說:“我們推定來源不同的新冠病毒具有不同的感染能力。目前,芬蘭幾乎沒有新的境外輸入病例,但隨著邊境開放,新的基因型可能會到來。”
該研究所指出,這一監測系統並不能完全反映實時情況,原因是廢水到達處理廠以及實驗室需要時間,但這項研究覆蓋了芬蘭約60%的人口,相比個體檢測,其優勢是可以覆蓋整個居民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