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大學藝文中心進行崑腔武戲的實驗性展出,相當震撼。(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桃園10月28日電(記者 黃文杰)中央大學藝文中心、崑曲博物館共同主辦動靜之間—崑腔武戲的力與美”特展今天登場,透過藝術家李奇鴻的巧思,結合“崑腔武戲”與“裝置藝術”的實驗性展出,特別是展廳以一千隻台灣特有蝶“寬尾鳳蝶”的意象,飛舞於武戲動態之間,呈現台灣崑曲的故事與美學。
崑腔武戲是傳統崑腔劇目中,結合特技、武術、舞蹈與崑曲唱腔的表演精華,在華麗的戲服、優美的唱腔之中,充分展現肢體動作的力量與美感。
武戲的魅力,在繁複緊湊的把子功與毯子功之中,兼顧了身段的細膩之美,如《扈家莊》、《挑滑車》、《水鬥》、《盜甲》等,
不同的武戲劇目,有不同的身段講究,也體現不同的欣賞趣味。
中大崑曲博物館以崑腔武戲為題材,將武戲戲服,包括大靠、女改良靠、打衣、箭衣,以及各式刀槍把子,運用裝置藝術的形式,呈現武戲的特色,展現崑腔武戲力與美。
開幕時,安排武生、武旦帶來崑腔武戲《夜奔》、《扈家莊》選段,俐落的身段,搭配崑曲音樂,穿梭於裝置作品之間,崑腔武戲動靜皆美的魅力,在展廳完美呈現。
崑曲在清代傳入台灣,就有台味,好比扮仙戲中的《賜福》唱的便是崑劇,到了當代,曲友來台深耕,加上學者推廣,就像千隻台灣意象的蝴蝶,崑曲也在台灣蛻變,成為台灣戲曲的養分與元素,盤旋飛到後面布幕裡面,呼應實與虛、動與靜,成為台灣戲曲的養分與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