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泰順。(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1月18日電(記者 倪鴻祥)蔡英文14日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進行視訊,希望台灣參與聯合國及其周邊組織與活動。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泰順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把克拉芙特訪台看成是美台關係提升,實在有點一廂情願,因為特朗普從沒把台灣的利益擺在心上,而且聲勢最高時都沒幫忙向WHO提案。
楊泰順,美國印地安那大學政治研究所法學博士,曾代表新黨當選第十屆台灣省議員,曾任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主任,現為文大政治系教授。
楊泰順表示,台灣把克拉芙特訪台看成是美台關係的提升,實在有點一廂情願,因為從各種情況來看,這並非正常的政府與政府之間的交往,蔡英文政府也不需要“撿到籃子裡的都是菜”;即將下台的克拉芙特承諾或表達未來的觀感,哪有值得台灣重視她的地方?
楊泰順告訴中評社,蔡政府的想法是希望把外銷轉內銷,所以利用克拉芙特訪台這件事,即使她不能來,也弄一個視訊,講一些要參與國際的訴求,然後把責任推給中國大陸,模糊化蔡英文上台後造成兩岸嚴重對立的情勢,把議題移轉到中國大陸,當然克拉芙特是不會幫台灣向聯合國提案的,因為特朗普在聲勢最高時都沒幫忙向WHO提案,反而宣布退出WHO,所以特朗普怎麼可能現在會幫台灣?
他認為,蔡英文的盤算在現在整個態勢上來看效果相當有限,而且已有媒體擔心,在拜登政府即將上任前,蔡政府大肆歡迎克拉芙特訪台,是否在給拜登政府“穿小鞋”?拜登就任後製造難題?會不會造成拜登政府將來對台採取較防備、有距離的政策?
他指出,因為拜登內定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曾在2011年引用學者凱尼(Paul Kane)的“棄台論”呼籲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里救美國經濟,“以拯救我們的經濟,拋棄台灣吧(To Save Our Economy, Ditch Taiwan)”為題寄私人郵件信給希拉里。
他說,上述例子可知,拜登政府將來一定是通盤考量,看台灣未來能否帶給他哪些優勢,而不會從要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或是讓台灣加入聯合國的角度去考量。
克拉芙特原訂台灣時間1月13日訪台,但美國國務院在美東時間1月12日宣布取消所有出訪計劃,包括取消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原定13日至14日訪問比利,以及克拉芙特13至15日訪台行程,外界揣測特朗普原計劃在下台前逼拜登1月20日就任後必須繼續強硬抗中。
楊泰順表示,很多人認為是特朗普下台前的“臨別秋波”,要鎖住拜登(Joe Biden)在就任後施政不能隨心所欲,但他並不認為如此,而是認為這和克拉芙特個人意願有關。
他指出,克拉芙特過去在聯合國上班的紀錄來看,1年大概有一、二百天根本沒在工作崗位上,擺明拿政府職位當幌子來處理她個人的事情,這有紀錄可尋並非隨便亂說。克拉芙特能當上大使主要是她先生約瑟夫·克拉夫三世(Joseph Craft III)是著名的媒礦大亨(美國東部第三大煤炭生產商 Alliance Resource Partners, L.P. 的 CEO),捐了很多錢給特朗普競選,所以她根本不是一個專業外交人員。
他說,美國的外交圈原本對她評價就不好,而且從她擔任過的公職表現,不但上班經常缺席,而且大部分在專注處理她與她先生的事務,顯然她無心在這些公職的工作上,怎麼會特別為了台灣的問題訪問台灣?
楊泰順向中評社分析,克拉芙特訪台的訊息傳出之時,正好是特朗普面對第二次彈劾困境,而且他的好幾位重要閣員都因為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而“跳船”,所以特朗普當時被這些情況搞得焦頭爛額,哪有遠見與心思去看美國抗中或台灣問題?
他表示,其次,特朗普從來不會把台灣的利益擺在心上,所以他幹嘛要在下台前針對美台或是在中、台之間做些舉動,讓拜登就任後無法調整政策?這個不符合邏輯。
楊泰順認為,惟一可以解釋特朗普要克拉芙特來台的理由,就是想藉此激怒中國採取激烈反制行動,讓特朗普可以宣布戒嚴或選擇採取更激烈手段,可是過去的例證可知,中國一向很克制,沒理由在特朗普剩十多天下台的時候“前功盡棄”,特朗普只要稍微思索就會發現用挑釁這招的成功機會很渺茫,所以這個揣測不合理。
楊泰順指出,所以克拉芙特原訂訪台不是特朗普的布局,反而可能是她或與她先生想利用特朗普政府交接前的剩餘價值,想在事業上創造一些點商機,克拉芙特也知道特朗普此刻無心阻止她,加上她訪台之舉也符合國務卿龐佩奧(Mike Pompeo)下台前“興風作浪”的風格,只是沒想到龐佩奧𠩤計劃出訪歐洲,但歐洲國家的政治領袖不願會見,拜登團隊可能也表達了不滿,所龐佩奧乾脆全部臨時喊停,否則若是經過事前慎密規劃的外交策略,就算龐佩奧不能去歐洲,也不該連克拉芙特都不能訪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