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問到,綠營常批評,這是大陸對台灣的“養、套、殺”?主張雞蛋不應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焦鈞認為,對台灣而言,“養、套、殺”的說法,從情感或理智上,會特別敏感,尤其隨著國際以美國為首,圍堵中國的氛圍會更加劇,農業確實屬於相對弱勢產業,因此具體的農產品銷售遭遇到市場不公平對待,用這樣思維是可以理解,任何產品都需要市場風險分散,更何況國際貿易以及從大陸市場移轉風險,更不是一件簡單的工程。
他觀察,蔡政府2016年上台,確實看到問題,也相對應提出配套,只是農產品出口,特別是生鮮蔬果的難度與挑戰,恐非單一部會可以承擔與解決,從二月底鳳梨到九月釋迦、蓮霧的對台禁令,確實需要虛心檢討,特別是照顧農民,政府理應可以做得更好。
焦鈞告訴中評社,當兩岸農產品貿易和兩岸政治綑綁在一起,就要留意兩者的連動性,從2005年大陸單方面宣布對台“讓利”15項台灣水果零關稅,一路發展迄今,台灣水果從政治訂單引導下,進入商業模式往來,想要一時間切割乾淨,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台灣在解讀這兩次的水果禁令,最容易被理解就是“紅利收回”,否則以台灣水果在大陸的市場占比,根本微不足道,大陸收回水果紅利,釋出對台政策某種示警訊號。
陸方對台“讓利”既是建構在兩岸的和平交流上,如今和平氛圍消逝,大陸決定“公事公辦”,是否也是必然?
焦鈞指出,兩岸當前互信基礎不足,即使化約為“單純防檢疫問題”,兩次禁令累加起來,都會讓外界直接解讀“政治操作事件”,他悲觀認為,大陸這個市場對台灣水果而言,已經終結,因為好不容易撐起來的“基本面”,從過去政治訂單到民間貿易商往來,市場一旦歸零,從歷史發展經驗來看,即使某天禁令取消,要再恢復榮景都很困難。
他說,水果這個產品的替代性太高,即使如“鳳梨釋迦”如此獨特性,它在大陸市場銷售是以“水果禮盒”為主,容易被同季節其他產品取代,但是台灣仍有很強的生鮮蔬果,在大陸以外市場拿下很棒的銷售成績,最為人津津樂道是雲林“結球萵苣”外銷生產專區,每年冬季供應日本市場超過5千公噸,產值達4、5千萬美元,台灣水果外銷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焦鈞說,大陸禁令帶來的危機,也可以是產業升級的轉機,至於大陸市場以外的水果出口市場,相信仍是東北亞、美西、中東、以及東南亞的華人生活圈為主要的潛在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