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大學通識中心主任閻亢宗。(中評社 黃文杰攝) |
第三,基礎建設法案。
拜登簽署1.2兆美元(約33.6兆台幣)基建法案,要花這麼多的錢,錢從哪裡來?當然還是借、發行美國政府公債,還是要靠中國購買。通膨的問題從供需來看,就是需求增高,供給減少,中國是全世界的世界工廠,要供給增加,美國能不向世界工廠開口嗎?因此美中貿易戰只會降溫不會升溫,不是為了改善兩國關係,而是為了美國本身利益。
第四,中方三條底線。
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 (Wendy Sherman)今年7月26日的天津會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則對美方明確提出三條底線:第一,美國不得挑戰、詆毀甚至試圖顛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第二,美國不得試圖阻撓甚至打斷中國的發展進程。中方敦促美方儘快取消對華實施的所有單邊制裁、高額關稅、長臂管轄及科技封鎖。第三,美國不得侵犯中國國家主權,更不能破壞中國領土完整。
11月7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接受CNN專訪表示,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目標不是要遏制或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體制,而是要創造環境讓美中兩個大國在國際體系中共存,顯示美方除了第三條底線,涉及南海等敏感性議題不同意,也幾乎配合中方做了修正。
第五,軍備控制對話。
軍備對話或會談,主要談的是核武,美俄各擁有幾千枚核子彈頭,中國對外擁有多少核彈頭?向來是機密,但是外界猜測就是300~500枚左右,中國當然不願意加入,特朗普時代,美方不斷釋出這個要求,現在沙利文提出,看到中國也讓步,要營造出好中美之間的合作氛圍,讓合作的氣氛能夠持續下去。
閻亢宗告訴中評社,登政府走向跟中國合作這條路,對拜登政府來說,是很不容易的,美國鷹派勢力這麼強,拜登上台的對中政策,強硬程度甚至超過特朗普,現在願意跟中國談合作,情勢所逼,在結構的關係上,兩國競爭不會改變,因為這影響到美國的霸權地位,不會放手放棄,但是合作會增加,合作增加目的,是為了要降低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