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解密當年:中國評論月刊的創辦背景與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2-12-20 00:16:42


2019年4月11日,郭偉峰與汪道涵之子汪致重理事長(右)拜祭後在汪道涵墓前合影(中評社 束沐攝)
  中評社香港12月20日電(記者 載豐)《兩岸求索——中國評論二十五年發展史概述》一書由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主編兼主修郭偉峰在書中詳盡披露了《中國評論》月刊在香港創辦的歷史背景與作用。郭偉峰指出,在兩岸關係理論創新方面,《中國評論》月刊從汪道涵會長的“共同締造論”出發,廣集兩岸及港澳海外專家學者的意見,積極參與在和平統一的原則上開拓“共議統一”、“兩岸一中”的豐富內涵,為構建和平發展的新理論體系作出了特殊的理論貢獻。

  郭偉峰在該書《第一章:應運而生(1997年至2004年)》中這樣回顧了當時的歷史大背景:1991年冷戰結束後,美國政壇開始重新構思對華關係,“遏制中國”政策在擡頭,1995年5月22日,美國突然宣布:美國總統克林頓決定允許李登輝於當年6月的第一周到美進行所謂“非官方的、私人的訪問”,參加康奈爾大學的畢業典禮。“96台海危機”由此爆發,在1995年7月和1996年3月,大陸進行了兩次大規模導彈實彈發射演習,並推遲第二輪“汪辜會談”,解放軍在台灣海峽最大規模的演習行動幾乎出動了海軍的全部主力,以及空軍的大部分主要戰力。原來國共之間存在的共識蕩然無存,李登輝形統實獨的原形畢露。可以說,1995年至2004年是海峽兩岸關係史上極為不平凡的10年,貫穿這10年發展的主線是兩岸“統獨”大對決與中美涉台大博弈。

  郭偉峰回憶說:儘管兩岸關係形勢異常嚴峻,但是,中共堅持和平統一的信心沒有動搖,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主席在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等單位舉行的春節茶話會上,發表了題為《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的大政方針,並就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若干重大問題提出了八項主張和看法。江澤民呼籲: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江八點”點燃了兩岸知識界的思想之光,促和避戰的民意也因此蓬勃而發。因應兩岸形勢的變化,如何構建一個兩岸各界都能夠信任認可的理論思想平台及維繫兩岸雙方的信任架構,就成為了當務之急。在這一大背景下,在德高望重的汪道涵會長催生下,《中國評論》月刊在香港應運而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