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欣:兩岸有志之士應與時俱進為“一國兩制”注入新內涵及生命。 |
中評社╱題:“一國兩制”可以破除台灣的“拒統迷思” 作者:紀欣(台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
2012年是鄧小平於1982年為解決兩岸問題,首度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30週年,也是1982年憲法明訂:“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實施30週年。30年來,港澳先後回歸,使“一國兩制”從構想變為現實,成為法律制度,但在兩岸之間,“一國兩制”仍處於政策主張型態,是大陸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基本國策。11月8日,胡錦濤在中共第18屆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就強調,要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和推進祖國統一,必須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全面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
大陸在過去30年間針對“一國兩制”提出不少政策主張,確立了“和平統一是誰也不吃掉誰”(“鄧六條”1983);“統一後,台灣的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中央政府不派軍隊,行政人員駐台,而且在中央政府裡還要給台灣留出名額”(“江八點”1995);“大陸與台灣同屬於一個中國”(“新三句”2000);“台灣繼續保有軍隊、繼續保持政府架構,人事自主,不派任何官員到台灣(「錢七條”2001);“國家和平統一後,台灣可以實行不同於大陸的制度,高度自治”(《反分裂國家法》2005);“兩岸復歸統一是結束政治對立”(“胡六點”2008)等方針,“一國兩制”在台灣卻始終不受歡迎。尤其,2008年5月馬英九執政以來,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新局,兩岸經貿緊密合作,台灣民眾普遍享受到和平紅利,各次民調卻顯示,支持統一及“一國兩制”者不增反降。
台灣人對統一及“一國兩制”的態度,引起眾多討論。根據個人的觀察及研究,台灣人排斥“一國兩制”,並非反對該方針,而是有以下幾點“拒統迷思”:(一)誤以為大陸會擱置統一;(二)不承認或不接受“兩岸一國”;(三)兩岸存在制度性差異;(四)希望維持現狀,不認為統一會帶來更多好處。個人以為,要實現和平統一,不能避談“一國兩制”,而是應該加強豐富“一國兩制”,以破解“拒統迷思”。
和平發展是為和平統一創造條件
自從2008年底“胡六點”發佈後,台灣輿論普遍肯定和平發展,但也強調“和平發展是兩岸的最大公約數”、“大陸不會也不該再以統一相逼”,導致台灣社會瀰漫著一股“可以不統一不能不和平”的氛圍,甚至有統派憂心,和平發展並不必然走向和平統一,甚至有可能使“和平分立”固化與長期化。
或有人認為,兩岸共商統一的時機尚不成熟,過多地提及統一模式及“一國兩制”,不僅於事無補,反而不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個人則認為,事在人為,統一既是大陸堅定不移的目標,而“一國兩制”始終是唯一或最佳的和平統一模式,就有必要加以研究宣導,讓台灣人對於統一後的台灣前途及自身處境有所認識及期待,從而不再害怕或抗拒統一。
基上,個人以為胡錦濤18大報告強調“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進程”;“和平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表明和平統一是國家堅定不移的努力目標,也展現出對實現和平統一充滿信心及決心,對於島內長期嚮往統一的民眾有鼓舞作用,對於心存僥倖、誤以為現狀可以永遠維持的民眾有爭取作用,對於妄想借用外部勢力搞台獨,或想以拖待變的政治人物則有警惕作用。
胡錦濤也表示“實現和平統一首先要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而“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是“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這不僅點明和平統一與和平發展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也說明不論是現階段的和平發展或未來的和平統一,都堅持“以人為本”、“寄希望於台灣人民”。而“一國兩制”的精髓,就是爭取通過和平及循序漸進方式,實現國家統一,它順應了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也充分體現對台灣民眾的尊重,開啟了以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可行道路。我們相信,當兩岸人民在深化經濟合作中厚植共同利益,在文化交流中產生民族認同,在直接來往中融洽同胞感情時,和平統一必然會水到渠成。
承認“兩岸一國”就能接受“一國兩制”
台灣政學界建議過以邦聯、國協、一中屋頂或歐盟模式,來解決兩岸問題。只是,以上諸模式,均先設定兩岸是兩個國家,再來謀求統合之道,明顯違背了兩岸各自法律規定的“兩岸一中”,也證明,反對“一國兩制”,主要是反對“一國”。
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實現三通直航,兩會恢復協商,並在四年間簽署了18項協議。不過,馬英九每談“一中”必強調“各表”,又主張“不統不獨不武”、“台灣是中華民國”、“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共同決定”,導致民眾對“兩岸一中”的認同並未增強。不過,2012年以來,兩岸當局對於“一國”的論述,發生重大正面變化,應有助台灣人對“兩岸一國”的認同。
3月22日,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胡吳會”上,主動提出台灣當局依據現行法規,以“一國兩區”概念處理兩岸關係。5月20日,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強調“廿年來兩岸的憲法定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歷經三位領導人從未改變”。
7月28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哈爾濱“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式上,表示“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岸從各自現行的規定出發,確定這一客觀事實,形成共同認知,就確立、維護和鞏固了一個中國框架。”
10月初,曾說高雄與廈門是“一國兩市”、承認“一中憲法”的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在北京大談“憲法共識”及“憲法各表”。
11月8日,胡錦濤在18大報告中強調,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
個人以為,大陸在“九二共識”屆滿20週年的前夕,將“一中框架”內涵清晰定義為“兩岸一國”,並強調兩岸現行規定都確認“兩岸同屬一中”,可避免“一中”在“各表”後變調或變的模糊不清,讓台灣民眾知道兩岸關係的本質是“兩岸一國,兩岸一家人”。
個人也以為,儘管馬英九在說“一國兩區”時,總愛強調“一國就是一個中華民國”,顯示強烈的排他性及零和博弈性,不過,“一國兩區論”既符合台灣現行法規,又有助增進台灣民眾對兩岸本屬一國的認同,我們有必要藉力使力,加以研究發展導正之。此外,民進黨已警覺大陸政策是他們重返執政的罩門,未來必有所轉變,而國民黨若想維繫政權,就不能在兩岸政策上僅僅守成或進一步退兩步,而必須更加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並且及早開啟政治對話。
“一國兩制”在堅持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上立場堅定,毫不含糊,同時又能考量人民的利益,讓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一個國家內和平共處,是唯一能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高度統一,兼容並蓄的統一模式。個人希望,經由兩岸有志之士的努力,“兩岸一國”能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而台灣當局在順應民意下,早日結束政治對立,並與大陸共議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