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走向土樓代表作之振成樓。(中評社 廖梓達攝) |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記者 廖梓達粵閩參訪後續報道)“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這一連串的稱號,都歸福建土樓所有。風格奇異的土樓民宅散佈在閩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南的南靖、平和、華安、漳浦。因其大多為福建客家人所建,福建土樓也被稱作“客家土樓”。
由全國台聯組織的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粵閩參訪團7日下午從福建上杭驅車抵達永定土樓民俗文化村,並將其作為此行最後一個參訪景點。
永定土樓民俗文化村原名洪坑村,村中共有土樓30餘座,其中福裕樓、振成樓、奎聚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多人認為,建於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的振成樓在其中最具特色,素有“樓中之樓”和“土樓王子”之稱,此次來訪,粵閩參訪團成員在簡單看過慶雲樓後,便直奔振成樓參觀。
據介紹,振成樓的建築者受儒家和西洋思想影響,因此,振成樓外環是土木結構,內環是磚木結構並仿西洋裝飾,可謂“外土內洋,中西合璧”。在傳統圓樓之外,振成樓的左右兩側還附有對稱的半月形小屋,整體外觀頗似一頂烏紗官帽。兩側小屋也分別作為私塾和煙刀坊,可謂重文亦不輕商。
建築者對易經風水亦有研究,建成之後的振成樓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大樓僅設一個大門和兩個邊門,是按“天”“地”“人”三才格局布置。外樓圈共4層八單元,每層48間,按八卦分佈,每卦6間一樓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以拱門相通,以隔火牆相隔,一卦失火,不會殃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閉起來,自成一方,開啟之後,各方想通。樓內設有一廳、二井,暗合“八卦”陰陽兩極,兩井在同一水平面上,但其水位、水溫和水質明顯不同,十分出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