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勒斯坦境內的一處猶太人定居點。(中評社記者 楊犇堯攝) |
中評社香港2月19日電(記者 楊犇堯編譯報道)在美國國務卿克里的斡旋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領導的巴勒斯坦國政府和以色列展開新一輪的和平談判,但是,針對巴勒斯坦提出的“紅線”要求,以色列政府連其中個別也沒有答應,同時,巴方也拒絕承認以色列猶太國家的屬性,談判一如既往地陷入僵局。
近日,以色列《國土報(Haaretz》刊登以色列政治學者什洛莫•阿維內里(Shlomo Avineri)的評論文章,文章認為,從九十年代以來的歷次巴以和談可以看出,無論是阿拉法特還是阿巴斯,都沒有過要達成全面和平協議的想法,他們只是通過談判來進行勒索。因此,既然協議只是以色列的一廂情願,那麼,內塔尼亞胡政府就應該適時地轉變策略了。文章編譯如下:
奧爾默特在擔任以色列總理時,同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巴斯碰了36次面,卻沒有達成一項協議。奧爾默特近期在接受以色列第二頻道採訪時,仍然堅稱阿巴斯是能夠同以色列達成協議的夥伴。
在滿足巴勒斯坦人的需求方面,奧爾默特比他的前任們都走得更遠,這包括在耶路撒冷、約旦河谷以及領土交換等關鍵議題上做出的讓步。此外,奧爾默特安排70000名以色列人撤離猶太人定居點,同時安排接收5000名巴勒斯坦難民(或是他們的後代),考慮到奧爾默特的政治背景,做出這些決定的勇氣和魄力是讓人欽佩的。
但是讓步了又怎樣?奧爾默特隨後安排和阿巴斯會面,向他提出一籃子的協議文件,後者都輕鬆地拒絕了。對此,奧爾默特在節目中進行了自辯,稱阿巴斯沒有拒絕,只是不置可否。這就變得好笑了,在討論簽字的時候,阿巴斯明明說的是:我不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