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學表示,最後選出的特首必須不與中央對抗的觀點已經取得包括一些反對派人士在內的大部份人的認可,“在政治上和法理上是站得住腳的。”但是,公民提名和政黨提名並不能保證這一點。
他指出,所謂的“真普選”,就是在法制的框架下推進普選,泛民以“佔領中環”為要挾爭取公民提名,不是成熟、理性及合法的做法,對香港的政制發展和推進普選都是“非建設性的”。而且,世界上並沒有統一的民主格式、尺度和標準,大家對民主的深度和廣度也未達成共識。在特定的法理前提下,“少數服從多數”是符合民主精神的做法。
鄒平學指出,提名委員會的權力由法律所賦予,並在遵守民主程序、尊重社會民意的基礎上,依法行使憲制性的提名權。在當前情況下,如何使得提民委的運作更合理,使其認受性更高均存在討論空間,公民提名的概念卻在一開始就將提委會妖魔化,這對制度建設並無幫助。
他同時指出,提名委員會也應注意吸收社會上的不同意見,這是其承擔的應有功能。他說,提委會成員來自各個界別,社會各個層面提出各自認為合適的行政長官人選,經過提名委員會的平衡、妥協和碰撞,最後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幾名候選人,對香港社會才是有益的,也是中央和香港主流民意能夠接受的。
鄒平學表示,香港社會現在的對立性很強,從目前來看,提名委員會是最切合香港實際、最容易實現普選的制度設計。香港的民主制度應該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公民提名和政黨提名等做法拋開現有的法律基礎和制度設計另起爐灶,是很不現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