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8月8日電/高雄市氣爆事件引發政壇的震盪,疑為罪魁禍首的李長榮化工除了必須承擔可能的賠償責任與過失致死罪責的追訴外,緊接著高雄市政府因為早知有榮化埋管的公文曝光,與氣爆發生後曾表示不知有榮化管線的自打嘴巴情形,是否導致氣爆災害損害擴大的關鍵因素?如今,演變成高雄市長陳菊必須出面道歉,表達對於市府間橫向連繫發生嚴重失誤的責任,並由高雄市副市長吳宏謀與三位相關局長請辭負責。究竟,這股氣爆災難惡火會如何延燒?首當其衝的陳菊市長能否不被波及安全渡過此政治危機?正牽動著台灣政局新的變化與發展。
前扁辦主任、政治評論員陳淞山日今天在美麗島電子報撰文指出,當然,於此同時,“經濟部長”張家祝以不滿氣爆被抹黑為由堅持辭職,不接受慰留,其政次杜紫軍也隨即跟進請辭,等於將高雄氣爆事件的政治責任歸屬層次拉高到朝野政治攻防角力的位階,連帶所及,高雄市長陳菊該不該辭職負責的議題也開始正式浮上檯面,氣爆事件至此已經演變成朝野政爭惡鬥的導火線。
其實,早在高雄氣爆發生之際,從各界所能掌握的訊息來看,李長榮化工的種種卸責與掩飾的作為,已經讓人所不齒,最後,根據現場勘驗與調查結果初步認定,榮化應該就是引發氣爆災難的元兇;然而,縱使華運與榮化因疏忽通報時間該承擔第一損害責任,但從當天事發經過來看,從晚上8、9點發生較小事故,消防隊開始噴水進行損害控制並進行救災的3個小時期間,雖過程中難以確定外洩不明氣體的成分與嚴重程度,可是為什麼在此期間沒有進行附近居民的緊急疏散及撤離作業?到底是輕忽災難發生的可能性或者是危機意識與應變能力不足所致?恐怕這絕非如當時高雄市政府對外說明指出,“氣爆前,市府便已依標準作業程序,要求業者切斷管線,但業者卻以尚未確認洩漏管線前不願配合,導致憾事發生;氣爆發生後,傷亡情況發生在路面而非屋內,當時如果進行疏散撤離,倘若遭遇氣爆,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傷亡,因此即刻疏散是否正確,市府願意留待查證及公評”,便可獲得合理的交代,畢竟,人命關天,現場救災的消防隊員也多所傷亡,當時除了橫向聯繫發生嚴重失誤無法迅速找出外洩不明氣體管線究竟歸屬何方而不及防治氣曝災難的發生外,現場主其事的負責官員向上通報的縱向連繫是否曾意識到可能發生氣爆災難而有緊急撤離附近居民的應變建議?高雄市政府其實應該查明真相對外說明以示負責。
陳菊市長悲天憫人的救災行動有目共睹,外界普遍肯定她的政治風範與擔當,高雄市政府相關主其事的官員因為早知榮化管線存在卻在氣爆發生時刻推託找不到“幽靈管線”的禍首而延誤防災、救災時機並因此可能擴大損害的結果,絕對必須負起該負的責任,但未必因此就無限上綱要求陳菊市長必須承擔屬下疏失的政治責任。然而,“經濟部長”張家祝藉故辭職的政治操作,顯然是衝著陳菊市長而來,是想由“逼宮”策略的發酵把陳菊市長一起拖下水負起政治責任辭職下台,讓民進黨在高雄市長的選舉因為氣爆災難與陣前換將面臨重大挫折及傷害,這是國民黨顯而易見的選舉操作,漁翁得利的“災害政治學”政治運作,刀刀見骨,如木三分!
文章認為,政治不外乎人性,高雄氣爆事件的不幸與國人的熱心捐獻及救災義舉,發揮人性光輝最令人動容的一面,高雄市政府事後盡責的努力搶救與損害控管表現,可以說是可圈可點,縱使在氣爆發生之前恐有某些主其事的官員因為危機意識與應變能力不足而不及防範災害的發生,但盤根錯節的高雄地下管道氣爆危機卻是數十年來的政治積弊及“中央”、地方政府相互卸責所造成的結果,大家都難辭其咎!陳菊市長倘若因為國民黨選舉考量的政治操作而負起不該揹的“政治黑鍋”下台負責,成為高雄氣爆災害事件的“替罪羔羊”,恐怕真正受害最深的就是高雄市民。畢竟,真正肇禍的政治元兇是李長榮化工與“中央”主其事的石化管道埋設規劃的政策與執行問題,高雄市政府該負起的責任是工務單位對石化管道的安全維修檢查與公安事件預防的問題,陳菊市長或許該為其屬下的行政疏失道歉負責,但卻還不至於必須承擔政治責任辭職下台,高雄市未來對於石化管道的公安問題,應該由記取教訓與慘痛經驗的陳菊市長努力與“中央政府”共同尋求解決的方案與對策,以免類似事故與災害再度發生,切莫因為朝野政爭的惡鬥造成高雄市更加難以收拾的傷害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