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簽訂FTA後,台塑董事長李志村曾表示,“台灣未來年輕人月薪不是22K,恐怕只剩下15K(新台幣1萬5)”。李建興說,自己認同李志村所言,因為這個社會總要有人當烏鴉、當啄木鳥,因此他會把這番言論解讀為“善意的悲觀”。也唯有這種“善意的悲觀”,才會喚起注意意識。
李建興表示,亞洲四小龍中,台灣與韓國、香港與新加坡幾乎是兩兩捉對競爭!香港與新加坡體質類似,因此在金融、外匯、觀光等市場高度競爭;台灣與韓國則在科技、傳產等高度競爭重疊。台灣是一個以出口帶動經濟成長的經濟體,因為經濟規模不大,必須向外擴張。台灣GDP70%以上,端賴貿易,我們的品項又跟韓國高度重疊,在價格競爭下,低關稅或零關稅就成為“價格競爭”的利基,與競爭勝敗的關鍵。
李建興認為,中韓簽訂FTA可從影響層面與內外對策進行剖析。
李建興說,為因應中韓簽訂TFA後,對台灣所帶來的影響。李建議,台灣“對外”,可分短、中、長期因應。短期應“少輸為贏、急起直追”,加速簽訂服貿與貨貿協議,至少在“立法院”先讓“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通過;在中期更應加速台灣佈局“迎頭趕上”,台灣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經濟論壇(WEF)等競爭力排名,台灣的人力資源與韓國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長期更應鎖定韓國力求“逆轉勝”。
李建興表示,“對內”則應則以“儘速改善台灣投資環境”、“積極對外招商”、“自由經濟貿易示範區條例”必須儘速通過,藉此打通台灣經濟的任督二脈,政府對於台灣的“稅制、稅基”等制度,更應加速修法,營造友善投資環境。
李表示,台灣稅制對富人並不友善,全世界唯有美國有能力查察個人或企業的海外資產或利得,因此新加坡採單一稅率17%制度,稅基以對境內扣稅,因此吸引富人、國際企業赴新加坡投資、定居,富人與企業願意進駐新加坡,在那裡生活起居,自然也帶動新加坡的各項民生與工作機會,政府也越來越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