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台政策必將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中評社╱題:“惠台政策推動兩岸 實現“心靈契合”的統一” 作者:吳宜(北京),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
國台辦聯合多個部門於2月28日發佈實施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充分體現了大陸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和全局出發,“以民為本”作爲大陸新時代治國理政理念的突出特徵,體現在對台政策上即強調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更加自信和從容應對台灣問題的嶄新思維。31項惠台政策涉及範圍之廣、力度之大、落地之實,前所未有,是大陸對台政策的重要里程碑,必將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推動兩岸最終實現“心靈契合”的統一。
一、“以民為本”的治國理政理念在台灣問題上的體現
自台灣問題產生以來,大陸就始終從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考慮,高度重視包括台灣民眾在內的人民福祉。
1979年元旦的《告台灣同胞書》,鄭重宣誓了爭取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呼籲結束兩岸隔絕狀態、實現“三通”、開展人員往來、進行經濟文化交流、舉行和平談判等,此後中央和地方均不斷出台多種政策措施,為台灣同胞赴大陸實現骨肉親情團聚、在大陸投資興業發展等提供政策支持和創造有利條件。此後,兩岸逐步恢復實現交流交往。由於制度的差異,大陸對台胞進行經濟行為比照外資、社會行為比照外籍人士的特殊性和差異性管理,曾使其享受了“超國民待遇”,但客觀上也產生了“內外之別”,不利於其融入大陸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增強對大陸的認同。
隨著國際形勢、兩岸實力對比及島內形勢的變化,差異性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顯:
一是在內外資企業享受待遇逐步拉平的大趨勢下,台資企業享受的優惠減少,但基礎建設、政府採購等領域的投資因“視同外資”而無法進入。同時,多數台資企業仍以“兩頭在外”的“飛地”經營模式為主,台商轉型大陸內需市場或產業升級遭遇到了與內資企業“差別待遇”的障礙。
二是台胞生活圈游離於當地主流社會,“自成一體、抱團取暖”,難以真正融入在地。因此,新世紀以來,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在大陸經濟和社會發展兩大領域中實現與大陸企業和大陸同胞的“同等待遇”,成為台資企業和各界台胞的日益高漲的呼聲,大陸方面也陸續出台多項惠台及便利性措施。
“以民為本”是大陸新時代治國理政理念的突出特徵,十九大報告通篇貫穿了“民本”的治國理政指導思想,強調“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體現在對台政策上即強調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提出“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並回應台胞要求“同等待遇”的呼聲,指出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惠互利,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加台灣同胞福祉”。同時,“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惠台31項措施正是在多個單位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綜合協調多部門的,不僅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回應了台胞的多層次需求,而且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給予台胞在這兩大領域中與大陸同胞的“同等待遇”,致力於提升台灣民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是在對台政策上踐行“以民為本”的治國理政理念。
二、堅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應對台海局勢變幻,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兩岸必將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強烈願望,台灣問題如何解決更攸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長期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島內外形勢,各界對統一的途徑和模式存在多種不同的看法和爭議,尤其在民進黨再度執政後島內多股“台獨”勢力蠢蠢欲動、外部勢力干預力度加大的嚴峻情勢下,兩岸如何實現統一、實現什麼樣的統一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31條措施協調整合了大陸多個部門聯合發文,具有高度的權威性,也是大陸多部門統一對台思想的重要體現,更表明了大陸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堅定自信從容的態度。即無論台海形勢如何變幻,大陸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及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的同時,堅決“反獨、遏獨”,也堅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通過給予台灣同胞同等待遇,密切兩岸人民的經濟社會文化交流交往,盡最大的努力追求以兩岸和平發展的方式實現兩岸“心靈契合”的統一。
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表明,不論島內政黨政治形態如何,任何政治勢力均無法阻擋兩岸民眾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潮流。從蔣經國以“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拒絕《告台灣同胞書》的“三通”等主張,到李登輝的“戒急用忍”、陳水扁的“激進台獨”,再到蔡英文上台以來的“漸進式台獨”,都無法隔斷兩岸骨肉親情,都阻擋不了兩岸經濟社會文化交流的強大內生動力,兩岸經貿人員往來日益密切的事實多次迫使台當局逆潮流而動的政策措施不得不跟隨做出調整。31條措施順應了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內在需求,並以更大的格局和更前瞻視野,切實以“兩岸一家親”理念,以“同等待遇”落實台資企業是中華民族經濟、台灣民眾是中國人,讓更廣泛的台灣同胞深層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讓更多的民眾有獲得感,並從中體驗到成就感和榮譽感。這將為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長遠看將推動島內那些被選舉利益綁架或“台獨”執念綁架的政治勢力轉變立場。
三、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紅利將惠及更多台灣民眾進而化解島內疑慮
2008-2016年兩岸經濟制度化進程取得歷史性突破,但因內外部因素制約而進展有限,島內對兩岸經濟合作疑慮上升。在兩岸產業競爭方面擔心大陸“紅色供應鏈”擠壓台產業發展,在兩岸經濟紅利分配上認為“大財團和買辦獲利,普通民眾無感”,特別是年輕人相對剝奪感較強。31條措施的出台有助於提升台灣民眾獲得感,化解疑慮。
在投資等經濟合作領域中給予台商12項含金量非常高的同等待遇,對從事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的大、中、小型台商均有實質性的助益,為台資企業發展開闢了新的廣闊空間。其中,明確台企可參與“中國製造2025”、參與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採購、國企混改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等,有助於台企高水準參與大陸經濟轉型和深化改革,“率先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更深度地加入大陸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同時,對台資企業用地、租稅、融資及行業優惠等給予同等待遇,還特別對集約用地的鼓勵類投資用地給予同等最低地價標準的70%優惠;並繼續在中西部、東北地區設立兩岸產業園區、台商投資區等,有助於幫助各類台商實現產業的轉移、轉型、升級。
為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台胞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的相關措施中,更是多維度、精細化地面向各行業、各界別、各層次的台胞在大陸發展需求給予充分考慮。特別具體地對台胞開放53種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和81種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目錄,共計134種職業資格考試。同時,務實靈活地采認醫師、金融等在台已有職業資格的人員的從業資質,極大地便利了台灣專才的大陸執業等。這對於在大陸就讀的台灣學子、越來越多有意赴大陸發展的台灣青年和專業人士而言,能夠獲得實實在在的利多,有助於化解他們對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疑慮。
四、提升台胞對大陸的體認,促進兩岸實現“心靈契合”的高品質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所追求的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心靈契合的統一”才是高品質的統一。
一段時期以來,因島內週期性選舉利益至上,民進黨無意也無力調整其“台獨”立場,國民黨不敢旗幟鮮明地追求統一、引領民意,導致島內呈現統派弱勢、“獨派”囂張的整體態勢,島內不少民眾受選舉民粹、“台獨”言論的蠱惑,對大陸仍存在偏見,是兩岸關係邁向和平統一亟待破解的難題。31條措施以開放、自信的態度,鼓勵更多的台胞來大陸發展,並真正地把台胞當成“一家人”,讓他們更加深入細緻地參與到大陸各類評價體系乃至基層組織治理體系中,如開放台胞申請“千人計畫”、“萬人計畫”和各類基金專案、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和專案評選、榮譽稱號評選,以及社團、行業協會、基層工作等。一方面,有助於台胞在大陸長期發展,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台胞深度融入大陸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和文化有更加深入具體的認識,打破過去因制度藩籬所帶來的心理隔閡和認知偏差。
長期看,台胞在大陸經濟社會發展體系的參與將逐步帶動政治領域的參與,類似“盧麗安模式”的愛國促統台胞精英將不斷湧現,有助於促進兩岸民眾的高政治領域的情感交流,推動兩岸實現“心靈契合”的統一。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5月號,總第24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