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13日電/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內地公布十年一度的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仍然維持全球第一人口大國的地位,但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長速度是六十年來的最低水平,人口正在老齡化。雖然官方強調人口紅利猶在,但勞動力逐漸萎縮是不爭的事實,給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帶來了嚴峻的社會和經濟挑戰。緩解低生育率陷阱已經逼在眉睫,官方應該盡快全面放開生育政策,並且大幅度降低養育成本,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中國人口普查數據引發全球關注,是因為作為世界經濟火車頭,“人口紅利”是推動內地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外媒此前炒作中國人口不到官方一貫口徑的十四億,已出現負增長,國家統計局前天公布數據,最新總人口為十四億一千多萬人,正式闢謠。不過,雖然人口仍有增長,但增速明顯放緩,年均增幅已放緩至百分之零點五三。
人口紅利漸失 難成世界工廠
內地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實施嚴厲的計劃生育政策,有效緩和了“人口爆炸”,但也出現負面效果。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官方在二〇一六年放開“全面二孩”,當年讓新生人口增加至一千七百八十六萬人,創二〇〇〇年以來峰值。但僅是曇花一現,新生人口“四連降”,去年只出生一千二百萬,比二〇一九年下降了百分之十八,雖然有疫情影響的因素,但未來也不容樂觀。
另一方面, 老齡化趨勢加劇。六十歲及以上人口增至二點六億,佔總人口一成八,與二〇一〇年相比,上升五點四四個百分點。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快於其他國家,除了“一胎政策”後遺症,也與醫療、生活水準改善,壽命延長有關。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坦言:“老齡化已成為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
“少子化”和老齡化,是全球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煩惱,香港也出現人口負增長,日本更為此付出沉重代價。雖說老齡化可以催生“銀髮經濟”,但整體而言意味著社會養老負擔加重,而且勞動力下降,價值創造能力降低,制約經濟增長。按照目前的態勢,中國很快在五年後就會人口總量見頂,之後開始出現緩慢的人口負增長,“人口紅利”不可避免逐漸消失,影響“世界工廠”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