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燈鐘。(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3月16日電(記者 方敬為)中美外交高層14日在羅馬會晤7小時。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燈鍾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正值俄烏戰爭之際,這場會談透露出二點跡象,包括一,美國無力單獨處理俄烏衝突;二,中俄結盟改變美中俄大三角關係。因此美國才會在處理俄烏戰事的同時對中交涉,中國可望在大三角關係中發揮槓桿功能。
劉燈鐘進一步分析,中俄兩個軍事大國緊密結合,美國的霸權力量又走下坡,讓美方有所憂患意識,因此美國希望藉此把中國拉離俄國,甚至是期待北京能配合美國投入制裁俄國,以免國際形勢對美國不利。
劉燈鍾,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現任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副教授、中華卓越青工總會會長。研究專長包括中國大陸研究、兩岸關係、政黨與選舉、國際治理。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14日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義大利羅馬會晤,時間點就在俄烏戰爭之際,引起關注。據媒體報道轉述,美方特別針對中國與俄羅斯結盟提出關切,並提醒中方注意某些行動可能帶來的潛在影響和後果。白宮則對外強調,雙邊會談先前已規劃,與俄烏戰事沒有直接關聯。
針對中美外交高層在俄烏衝突之際會晤。劉燈鐘表示,雖然美方強調這一輪的會談是先前已訂下來的規劃,確實去年11月雙方舉辦中美領袖視訊峰會後,就有敲定於今年1月10日舉辦外交會談,只是因為北京不滿美方抵制冬季奧運,因此會談日期延後,不過,延遲至俄烏戰爭攪亂國際情勢的當下舉辦,仍是值得觀察的重點。
劉燈鐘表示,中美雙邊近來從去年3月、10月舉辦兩場外交高層會談、去年11月的中美領袖峰會、今年3月14日的外交會談,高頻率的辦理4場雙邊會晤。這顯示出,兩強的溝通需求上升,後續可能往常態性與制度性方向發展,因為兩強都有意減少誤判,而這次會談的時間點逢俄烏戰爭,相信中美議題不會是唯一主軸。<nextpage>
劉燈鐘提到,這次美方參與會談的代表蘇利文先前就不斷呼籲中方配合制裁俄羅斯,甚至是出言警告,如果中國不配合私下支持俄羅斯,將會面對經濟懲罰及全球孤立。從上述發展脈絡來看,這次蘇利文進一步參與會談,必然會將主題聚焦於“如何讓中方配合處理俄烏戰爭?”從目前美國官員的轉述及媒體報道訊息來看,確實有相關意味。
他指出,美國此時願意分神與中方會談,主要透露出二點跡象,首先是,美國無力單獨處理俄烏衝突。美國的國際霸權正在走下坡,事實上美國自從撤軍阿富汗以來,美國在盟友之間的信任度已受創,國際間的影響力也降低,這次美方在處理俄烏衝突的過程中,第一時間就表態不派兵介入,雖然有號召西方陣營投入制裁俄國,可是制裁力道也因為各國利益不一而分散,壓制俄國的成效有限,導致美國重返國際主導西方陣營的態勢虛化。
尤其是面對軍事能力排行第二的俄羅斯,劉燈鐘說,美國基本上無法單獨應對,所以先前才積極喊話,呼籲北京響應制裁俄國,這次中美會晤,美國顯然打算軟硬兼施,達到拉攏中方的目的。
其次是,中俄結盟改變美中俄大三角關係,對美國有程度上的壓力。劉燈鐘說明,在俄國出兵烏克蘭之前,俄國總統普京就透過北京冬奧開幕的場合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並發表了聯合聲明,聲明中提到共同反對北約東擴,俄國也表達對一個中國立場的支持,中俄雙方彼此響應核心利益,即使中俄之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軍事同盟,但中俄關係緊密已成為必然趨勢,美國絕對不樂見相關發展。
不過,劉燈鐘說,相信北京方面也了解美國的意圖跟動機,中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前提之下,不會貿然配合美國的要求,除非美國願意在相關議題做出承諾或是讓步,例如不再干預台灣問題、香港問題、新疆西藏問題等,美國如果願意維繫中國的核心利益,北京才有可能正面回應美方請求。
綜上所述,劉燈鐘表示,中國目前已在美中俄大三角關係中扮演關鍵角色,並具有槓桿功能,預期中方可望藉此確保核心利益,站穩國際戰略立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