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楊鈞池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日本與俄羅斯有其歷史上的矛盾跟糾紛,目前最主要的兩項在於“北方四島領主爭議”及“二戰之後日俄和平協議簽訂”。按道理日本在外交上“應該不會”如此鮮明的打擊俄羅斯,但這次岸田文雄內閣的轉變卻很明顯,因為北約各國與日本都更加強地朝美國站隊,日本的抉擇跟自身在戰略安全上的考量有關。
楊鈞池提到,岸田文雄去年接任日本首相後,俄羅斯至少有兩次對日不友善舉動,包括去年10月日本眾議院大選時有10艘中俄軍艦跑進清津海峽水域,以及11月中俄軍機侵入日本防空識別區(ADIZ)。加上岸田在外交策略上被抨擊不如前首相安倍晉三“硬”,這也使得岸田內閣順勢利用俄烏戰爭強化日美同盟關係,並表達日本對俄羅斯的外交政策立場。
岸田內閣會如何處理《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三文件?從這次外交訊息上又透露哪些端倪?
楊鈞池表示,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一般以10年期限進行更新,算是日本安保領域的基本方針,現在的安保戰略內容已是2013年的產物,為了因應日本安保與國際局勢,日本將在今年之內完成修訂。而《防衛計劃大綱》與《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將隨最上層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進行調整,因此日本會把“三文件”如何修改,會不會納入俄烏戰爭、北方四島領土爭端、台海區域穩定也值得關注。
楊鈞池認為,2014年俄羅斯進攻克里米亞時,日本當時的反應並不如這次鮮明,但這次日本跟美國盟友的步調幾乎一致。他認為關鍵還是在日相岸田文雄身上。前日相安倍晉三曾尋求跟莫斯科長期密切的關係,但岸田的做法顯然跟安倍不同。執政的自民黨在2021年選戰中制定了某些長期目標,譬如把國防預算從傳統的GDP佔比1%提高至2%以上,這些在今年會不會實現,目前還不知道,還得看日本社會的民意與風向。
楊鈞池認為,日本去年12月通過史上最高年度總預算案,其中國防預算上修5.4兆日圓(約新台幣1.33兆),日本年度總預算案這10年來不斷上調,且連續4年破百兆日圓,似乎也凸顯日本積極準備區域安全與安保的目標。他還觀察,目前岸田文雄的個人支持度算是滿意度大於不滿意度的,因此施政上還算是頗受到日本民眾支持、可接受。
最後,楊鈞池認為,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各國正慢慢改變過去對俄羅斯較持平的態度,在安全戰略上也出現調整。譬如,德國將提高國防預算至GDP到2%並向美國採購新式F35戰機;瑞典過去也採較中立態度,但這次也表態支持北約;瑞士是傳統中立國,但這次也加入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很多歐洲國家正因這場戰爭開始修正自己的安全戰略,有些效果會很快浮現,但有些政策也得等今年下半年才會比較清楚。但至少歐洲與美國在戰略安全上,是朝更加緊密合作的方向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