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6日電/《大公報》今日發表一篇文章表示,中國面向非洲,非洲正在觀察中國。中國應當與非洲國家一道,在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調整本國產業結構、尋找可持續發展道路方面達成廣泛的共識,只有這樣,中國與非洲的關係才會堅不可摧。
文章說,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非洲訪問時明確指出,中國謀求與非洲國家努力構建“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鑑”的新型戰略夥伴關係。在接見非洲經商的中國企業家代表團時,溫家寶總理意味深長地說:“我們的企業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符合國際規則,一定要公開透明,大的項目要用投標的方式,力戒不正當交易,反對貪污和收回扣。”
總理的話並非無的放矢。當今非洲,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主要問題。在一些國家,戰亂頻仍,老百姓民不聊生。在一些蘊藏石油、銅鐵等自然資源的國家,貪污腐化盛行,企業經營面臨著面臨很大困難。隨著非洲國家民族主義的覺醒,傳統的殖民地國家正在從非洲撤出其僑民,並且瘋狂的掠奪非洲最後的資源。中國政府知恩圖報,在非洲國家最困難的時候,無私援助非洲兄弟,在非洲建立了良好的信譽。但是,近年來由於競爭壓力的增加,極少數中國企業在進軍非洲的時候,入鄉隨俗,採取了一些不光彩的做法。這些行為不但損害了中國的整體形象,而且得罪了這些國家的普通民眾。總理溫家寶特別告誡中資企業負責人,要恪守國際規則,誠實經商,目的就是要維護中國的形象,為中國企業在非洲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西方政客惡意中傷
文章表示,中國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把非洲看作是平等互利的夥伴。中國與非洲同病相憐。在過去的哪一個世紀,中國飽受戰爭的蹂躪,中國人民長期生活在封建社會的壓迫之中。擺脫帝國主義的侵略,實現民族獨立之後,中國和非洲同樣面臨著發展經濟的艱難任務。中國人民經過反覆嘗試之後,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之路。非洲國家根據本國的國情,正在探索適合其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正確道路。中國企業家的到來,為解決非洲國家的資金、技術和人員短缺問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國現在不謀求世界霸權,中國今後也不會謀求稱霸世界,因此中國沒有理由掠奪非洲國家的資源,來實現本國的霸權夢想。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極個別西方政客極力鼓吹“中國在非洲實行新殖民主義”、“掠奪非洲國家資源”等論調,目的是為了把中國企業從非洲市場趕出去,從而再次回到非洲,繼續推行其殖民地政策。
歷史證明,這種拙劣的表演,不可能贏得觀眾喝采。中國在非洲從來都不是殖民者,中國沒有佔領任何一塊非洲的土地,更沒有侵略過哪個非洲國家。
殖民主義陰魂未散
文章說,殖民主義,是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人類文明史上極不光彩的歷史事實。堅船利炮打開亞洲和非洲一些國家的大門之後,資本主義國家的移民反客為主,在這些殖民地國家圈佔土地,開發資源,而那些祖祖輩輩棲息在這些地方上的土著居民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顛沛流離。失去土地的土著居民,不但為殖民主義者開辦的工廠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而且為殖民地國家生產的工業產品,提供了部分消費市場。近年來,由於殖民主義者掠奪成性,非洲經濟失去了活力,殖民主義者不但不反思懺悔,反而試圖以債權人的面目,要挾非洲國家領導人制定有利於殖民主義者的經濟政策。有些非洲國家的人民揭竿而起,推翻了殖民主義者在本國的代理人政權,有些非洲國家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內亂。在這個歷史大背景下,中國企業的進入,既為這些國家發展經濟提供了動力,同時也為加深非洲與中國的傳統友誼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中國不謀求在非洲建立殖民地,中國也不可能通過經濟戰爭,在非洲建立廉價的能源供應基地。如果貪圖眼前小利,而傷害了普通非洲老百姓的心,那麼中國在非洲的經濟活動將會得不償失。
必須看到,在當今世界殖民主義的陰雲未散,少數發達國家雖然不再大規模向海外移民,但是卻通過金融市場,繼續抽取發展中國家的血汗錢。不僅如此,跨國公司的興起,使殖民主義產生了新的形態,不少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設立工廠,利用當地廉價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繼續獲取巨額利潤。如果不改變這種不合理的國際貿易秩序,那麼不僅非洲,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發展中國家都會淪落為新形勢下的“殖本地”,西方發達國家可以利用不合理的國際規則,高舉跨國公司的資本武器,顛覆發展中國家的政權,掠奪發展中國家的財富,繼續剝削發展中國家的人民。
文章指出,中國與非洲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但是在具體的貿易交往中可能會有權利義務上的切磋和摩擦。只要中國和非洲從戰略的高度出發,本著互諒互讓的態度,妥善處理彼此的爭端,中非就會成為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的主導力量。中國的企業家應當有戰略眼光,應當配合中國政府的非洲貿易政策,積極鞏固和改善中國與非洲的貿易關係,為建立更加公平的國際貿易規則作出積極努力。
洋奴思想必須消除
文章說,必須指出的是,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在中國國內或多或少地出現了殖民地心態。極少數企業投資者盲目相信西方跨國公司所作的承諾,對不合理的國際貿易規則缺乏批判性的建設精神,他們把商務談判中的失利看作是中國政府支持不力,而沒有看到整個國際貿易規則不公正現象。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貿易方式,不但會導致中國的經濟逐漸失去獨立自主的地位,產生對跨國公司的依賴性,而且會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損害中國的整體形象。總理溫家寶要求中國企業家保持清醒的頭腦,就是要消除某些中國企業負責人頭腦中的洋奴思想,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把握中國的政治大局,利用民間外交和經濟外交手段,爭取更多發展中國家同情和支持,努力改變不合理的國際貿易規則。
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是一種虧損性的市場經濟,西方國家經濟的發展是建立在自然資源和原材料供應國家的貧窮基礎之上的。能否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之路,是擺在中國決策者面前的重要課題。中國必須在保證一定發展速度的同時,積極調整本國的產業結構,確保本國經濟的發展能夠帶動周邊國家乃至非洲國家經濟的發展。中國面向非洲,非洲正在觀察中國。中國應當與非洲國家一道,在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調整本國產業結構,尋找可持續發展道路方面,達成廣泛的共識。只有這樣,中國與非洲的關係才會堅不可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