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1月19日電/民進黨前“立法委員”林濁水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發表文章說,“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高規格二軌會議中,藍學者挑戰一個中國原則令大陸方面大喊意外,說一中不是你們過去強調的嗎?二軌交鋒中其實還有兩個更值得注意的意外。
文章說,一是曾任中國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的李際均說台灣要大陸撤飛彈是個“偽命題”,因為“機動化飛彈,即使撤了,還是能再運回來”,先大大地把扁、馬強調了多年的主張嘲笑了一陣,然後,又說那東西(彈道飛彈)本來沒有那麼厲害。其次是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楊潔勉說:當前“兩岸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
文章說,這兩句話都和台灣社會的主流印象,尤其是台灣朝野領袖的說法:導彈厲害,兩岸隨時有戰爭危機大大不同,很令人意外;但兩人講的都是不小心說出的內行話。
文章說,兩岸無戰事早已快一甲子了,1991年台灣廢除動員戡亂條款不再敵對中國大陸後只要北京也宣布不以武力解決爭端兩岸就可輕鬆地享受和平,更沒什麼敵對狀態要停止的問題了。
文章稱,兩岸既無烽火可能,大陸部署在實際戰爭中效力有限的導彈,目的便在於虛擬出內戰狀態以便“以戰逼和,以和促統”,換取實質的“台灣主權”。通常戰爭結束後若要維持對等地位則簽和平條約,若內戰分出高下,一方為“中央政府”,一方服從統治並獲得參與政府權利而復歸統一則簽訂和平協議,二軌會議中,大陸方面把這一個精神拿捏得很精準,也表達得很清楚。
文章又稱,馬團隊對大陸和平協議的目標搞清楚後只好打退堂鼓,以拖待變,“國防部”更在最近出版的“國防報告”中強調“中共……藉簽和平協議包裹其政治目的,使台方難有抵抗能力,進而達到其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企圖”;這次出席二軌的行家,將軍“立委”帥化民則強調“兩岸不能過分依賴一紙和平協議或機制,以為就能突破困境……”。
文章說,馬打退堂鼓,大陸方面則反將一軍,指出和平協議是《連胡公報》中兩黨共同的承諾,馬選主席前後又被列入黨綱;大陸方面脅說台灣社會對兩岸和平協議和軍事互信機制一直有七成民意支持。1999年陳水扁為大選編《跨世紀中國政策白皮書》鼓吹雙方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訂和平協定,2004年重申“兩岸結束敵對狀態……,談判軍事互信機制”。扁這些主張馬在大選時全部跟進,他們兩人成功地動員了強大的民意,這民意如今則不可思議地成了大陸逼馬的好籌碼。
文章稱,會議中藍學者雖在一中內容和談判時程上做有限的“抗議”,到底不敢真反對,只在北京戰略框架中作技術性掙扎,於是會議總結報告中,雙方仍舊鄭重其事地共同肯定信心機制、一中原則,盛大的二軌過招,紅隊藍隊輸贏很是清楚。雖然二軌結論沒有法律拘束力,但二軌會議常常是一軌談判的前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