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襲擊的部分歷史根源
就歷史而言,歷史上的多次“十字軍”東征,造成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文明難以彌合的仇視情結,這也是激發亨廷頓“文明衝突論”的學術靈感和西方集體無意識文明優越感和意識形態偏見的根源。
現實,明明白白地擺在那裡,9.11事件的一個主要根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在中東北非的戰略布局充滿極端自私性、地緣利益的占有和石油利益的覬覦加上對以色列的支持,導致極端伊斯蘭主義分子通過非對稱的恐怖襲擊對西方展開所謂的“聖戰”。阿富汗、伊拉克兩場打了多年的反恐戰爭,卻連一個9.11的罪魁本.拉登(奧薩馬)都難以剿滅,更使小布什規劃的“大中東計劃”流產,與此同時,伊朗核危機還使得伊朗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大敵。
反思新世紀的10年,是恐怖主義滋擾全球的10年,也是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分化、難堪的十年。伊拉克戰爭使歐洲瓦解為新和老兩大陣營,使小布什和布萊爾蒙羞;而阿富汗也仍看不到希望。
如今,利比亞難題接踵而至:西方軍事行動少了美國的堅毅篤定,多了薩科齊的莽撞;加以北約態度勉強,無法融入歐盟的北約伊斯蘭國家土耳其添亂;德國繼續“老歐洲”的本色,不和美英法抱團……這樣的“奧德賽黎明”行動,也許開啟的正是恐怖主義重新泛濫的潘多拉盒子。
卡達菲曾是恐怖主義大佬
不要忘了,在9.11之前,利比亞的卡達菲才是真正的令西方世界心驚膽寒的恐怖主義大佬。1988年的洛克比空難,就是利比亞對美國1986年空襲行動的報復。這次的聯軍行動遠超1986年的那一次,加上卡達菲已成困獸,報復行動會更加無所不用其極。
更不樂觀的是,後來的卡達菲對西方國家言也算是“浪子回頭”——徹底棄核向西方示好,向洛克比空難受害者支付巨額賠償以贏得西方原諒,近年來更是和奧巴馬、薩科齊實現了雙邊會晤;就在聯軍行動之前,卡達菲還將利比亞國內的亂局歸咎於基地(卡伊達)組織;可見,卡達菲不僅不希望和西方為敵,甚至已經自視為西方的反恐盟友。
可是,結果是迎來西方一頓暴打。如此一來,很可能會不僅堅定了卡達菲對抗西方的決心,或倒逼卡達菲重走恐怖主義路線,甚至可能進而使群龍無首的國際恐怖主義重新找到了“聖戰”的凝聚力。
此外,這或許也會堅定了某些國際反美力量的信念,促使例如伊朗、朝鮮和委內瑞拉等國的領袖更加強防範之心,避免重蹈利比亞的覆轍。
值得一提的是,9.11之後美國構築了將恐怖主義隔絕於外的銅墻鐵壁,但鬆散的歐盟卻是不設防的。英國、西班牙都曾有過被恐襲的慘痛教訓;浪漫法蘭西擁有眾多北非移民,近年來街頭運動也很活躍,薩科齊的挑頭,難免會讓卡達菲將其鎖定為恐襲目標,當恐怖襲擊的災難來臨,就不是浪漫而是噩夢了。
歐洲能經得起另一場9.11嗎?空襲vs恐襲,這恐怕是未來聯軍躲不過的一場博弈。
就在聯軍行動之前,卡達菲還將利比亞國內的亂局歸咎於基地(卡伊達)組織;可見,卡達菲不僅不希望和西方為敵,甚至已經自視為西方的反恐盟友。可是,結果是迎來西方一頓暴打。如此一來,很可能會不僅堅定了卡達菲對抗西方的決心,或倒逼卡達菲重走恐怖主義路線,甚至可能進而使群龍無首的國際恐怖主義重新找到了“聖戰”的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