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文勇 廣東汕頭 文化傳播
去年7月27日,中國評論通訊社主辦的“台灣走親─大型系列採訪活動”在台南縣走馬瀨農場正式啟動,計劃第一階段:“將以3年的時間,深度採訪台灣特色鄉、鎮、市,向海內外網民,尤其是大陸網民,介紹台灣各特色鄉鎮市地區的風土人情、飲食、文化等,以及當地兩岸人民交流現況等。中評社的採訪目標有二,一是透過中國評論新聞網的全面、深度的報導,讓海外華人社會與大陸民眾了解當下最真實的台灣,人民最真實的感情;一是中評社始終秉持胸懷台灣心、戀戀中華情的精神,深度採訪台灣特色鄉鎮,貼近台灣最基層的土地,最純樸的人民,深耕台灣鄉土新聞,與台灣最基層的民眾增進感情。”
作為服務兩岸四地和全球華人的新興媒體,中評社推出此項大型系列採訪活動,可謂眼界獨到,膽識超群,其服務民族大眾的誠心可鑒,令人欽佩和贊嘆。深度採訪,貼近基層,遍及台灣五個都市,十幾個縣市,300多個鄉鎮(市),涉及各行各業,諸色人等,其工作量之繁重,調動人財物之耗費,非一般媒體所可為、所樂為。作為中評社的一名忠實讀者,值此新年春節來臨之際,謹獻上對你們的敬佩和謝忱。
從見諸網絡的幾十篇“台灣走親”系列報道文章或圖片新聞可以看出,中評社也不是虛應差事,而是有扎扎實實的報道內容,證明是事前有充分準備,有採訪計劃,有頻繁的與採訪對象溝通,報道內容也是言之有物,實實在在,客觀真實。因之,“台灣走親”系列報道一推出,立刻受到海內外廣大受眾的歡迎和好評。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稱讚此舉:“讓基層民眾的聲音在媒體上出現,如此就不會被政客所扭曲,這才是台灣的原貌和原聲,這種聲音反映台灣人民希望和大陸人民和諧相處,兩岸人民的和諧相處,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最根本的保證。”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期許中評社,在台灣走親過程,絕對不能只是游山玩水,台灣有許多地方與中華文化息息相關。”綠島鄉長李數奼接受專訪:“陸客一定要多多來!”前高雄“縣長”楊秋興楊秋興說:“愛台灣不是民進黨的專利,只要身在台灣的人,都是一樣愛台灣,藍綠糾葛幾十年了,影響台灣經濟發展,……台灣應該少一點政治,多一點經濟,讓島內祥和一點,兩岸經濟連結,是提升台灣、高雄經濟的好方法。”前台南“縣長”蘇煥智說:“太常在你們的媒體出現不一定是好事,會被感化(眾笑),所以要適度保持一下不要被誤會。台灣現在很麻煩,走在路上跟一個女孩子在一起,報紙上就說兩個人在一起。所以台灣是一個非常有想像空間的地方。”
凡此種種,“台灣走親”系列報道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活生生的真實的台灣。“台灣走親”大有可為!
細觀“台灣走親”,竊以為也還有可以改進、值得改進的空間,還需要在規劃課題、突出重點、深入細致、探索研究、後續報道等方面下功夫。
比如說採訪課題規劃方面,雖然涉及的行業方方面面,但是立足於為大家介紹台灣的人文歷史成因才是急需的,而台灣的山水物產需要介紹,不過不應該是採訪報道的重點。諸如大家求解的台灣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南綠北藍問題,鄉鎮選舉和建設問題,農業漁業產銷儲運諸環節的連接和成本構成問題,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協調問題,食品衛生安全和健保問題,等等。采編人員若能進行深入的開掘,做研究性採訪報道,將比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式的廣度報道,效果要好很多。也能為大陸啟動的新農村建設和政治改革提供借鑒。
所謂深入採訪,並不是說下到基層,接觸了鄉鎮(市)長就是深入基層了,問題在採訪內容的深入開掘似乎還略顯不夠。就拿“農業漁業產銷儲運諸環節的連接和成本構成問題”來說,“大三通”以後,兩岸交流越發方便快捷,為什麼大陸市場上台灣產品價格蠻高的,而台灣農漁民的生產生活沒有感受到“ECFA”的實質利好?究竟是在哪個環節上剝奪了農漁民朋友的勞動成果?把這些採訪報道出來,實際進行數據比對,讓大家一目了然,可以幫助有關方面籌劃改進,解決存在的問題。
再說突出重點,有報道規劃方面的,也有報道對象特殊方面的重點之分別。對於報道重點,高層訪問團成員可以事必躬親,親歷親為,非重點部分也可以讓采編人員去做具體的工作,鍛煉隊伍吧。高層訪問團可以抽出時間和精力規劃採訪,分析情況,運籌帷幄。可以指導采編人員對某問題做深入採訪,研究透徹,解剖麻雀,給受眾提供後續的報道。比如眷村文化,客家文化,台灣的社團構成和經費來源及運作,行業協會的組織結構和運作,大陸新娘或兩岸婚姻,台商登陸和本部研發是如何擺放的,為什麼會呈現這樣的局面和態勢?其中兩岸政治因素對他們的影響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基層的選民究竟是被什麼所左右的?對重點問題要加大力量,多推系列追蹤採訪報道出來。
當然,中評社只是一家新聞媒體,不是研究機構,我說這些,對中評社也許有些苛責了。不過中評社的特色也許就在於此。深入研究,綜合分析,為廣大受眾提供不一樣的台灣新聞,應該是啟動“台灣走親”系列採訪的應有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