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凱 廣西南寧 學生
6月7日,長沙一名母親在送高考女兒前往考場的途中,被一輛汽車撞飛。在交警和路人的安慰勸說下,傷者女兒含淚答應參加考試。傷者的丈夫在確定妻子脫離危險後,立即趕往考場接考完試的女兒回家。由於擔心影響女兒的考試,他並不打算告訴女兒母親的實際傷情。(網易新聞網)
前不久,中國羽毛球隊功臣之一、女雙選手王曉理在征戰湯杯期間,經歷了外婆去世的變故,而這一消息在她比賽期間則一直被刻意隱瞞。雖然,最終中國隊獲得了冠軍,但輿論上卻掀起了金牌重要還是親情重要的大討論。
“剛送來的時候,她血壓幾乎為零,最主要的傷情是骨盆骨折,頭部也被撞了一條4厘米長的口子”這是主治醫生對這位受傷母親的病情描述。如此重大的傷情,女兒能堅強地選擇奔赴考場,她的父親也向女兒隱瞞實際傷情,這真是一切為了高考呀。
筆者以為,王曉理“被隱瞞親人去世消息”征戰尤伯杯,是國家利益至上、金牌至上的價值觀體現;而這位考生在目睹母親遭遇重大車禍後選擇第一時間參加高考,則是“高考”這座獨木橋的逼使。為什麼在面對親情時,雙方的當事人都會選擇站在親情的“對立面”呢?這不得不使我們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