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帥澤明 台北 博士生
年輕稚嫩的臉頰、夾著不同省份的音調,台灣的校園增加了許多新的生力軍,這些來自對岸的陸生踏上寶島,不僅要接受豐富的學術訓練,更要親身體會寶島的生活,融入多元的社會文化,將台灣經驗帶回大陸。多元與包容是邁向國際化的要因之一,台灣身處亞太國際與中華文明交會處,藉著地理位置與開放之便,可以同時吸收外來文化和傳播台灣的本土價值,融合而成台灣的特色,並成為多方文明的匯集點,這些對台灣經濟和人文的發展極為重要。
根據作者對美國的認識和留學經驗,美國社會對於外籍生在當地的求學生活是相當重視的,學校一般都設有學生顧問(student Advisor),針對不同的國家與族群,專責處理外籍生的相關事宜。為協助外籍生融入學校生活和美國社會,學校開學前後即動員學校師生、同學會組織、教會及當地社區熱心人士,共同關心並協助打理外籍生來校後的生活起居,從學校系所招生辦(admissions office)與錄取新生之書信聯絡、接機、暫時住宿、生活打理、學校註冊、熟悉周遭環境、認識新朋友、協助校園及系所課程修選課等,這些無私的付出與幫助,對於初到美國的外籍生來說,在精神及心理上提供相當的撫慰和幫助,同時也讓我們見證了美國學校和民間對於外籍學生的關心與生活融入的用心,作為全世界民族的大熔爐,美國師生的熱情和各州辦學的精神,頗值得海峽兩岸學習。
此外,美國學校對外籍生祖國的文化,基本上也相當尊重和包容;不論宗教、語言或生活習慣,大多數的師生都抱持著學習的態度,即使少部分人士或仍有封閉的偏見,但在課堂上老師均會提醒本地生多認識異國文化。學校對於外籍生除定期電話訪問,每學期也都舉辦國際節(international festival)等活動,透過美食、戲劇表演和影片資料介紹,讓外籍生展示並介紹其祖國文化,拉近與學校師生的距離。促進本地生與外籍生的文化交流,是美國各個學校教學的一部分。
兩岸過去分隔多年,隨著環境的變遷,如今有許多兩岸的學子在對岸學習新知,作者建議兩岸學校應主動扮演好平台的角色,參考美國學校的做法,主動協助來自對岸的學子融入當地的生活環境,讓陸生和台生多多認識交流,了解彼此的異同,透過學習與互動,增進彼此的情誼和文化融合。中國人的好客與熱情,不應該只是讓外籍生感動而已,應該讓兩岸中國的傳統美德,深耕在每一位對岸的異鄉的學子心中,兩岸同文同種,相同的語言和相似的生活習慣,我們應該更加的珍惜難得的交流機會,認識彼此並學習對岸的文化,協助學子扮演好傳承的角色,讓兩岸人民不再是陌生的同胞而是熟悉的一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