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園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篇題為《農村大學生,望子成狗》的文章。該文是一位農村在校大學生的內心獨白,大意講述自己在校大學四年沒有學到什麼東西,父母親含辛茹苦、省吃儉用的把自己送進大學,到頭來辜負了父母對自己的期望。跟貼者很多,這個話題也在網上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乍見這個標題,筆者亦是農村大學生,讀下來我還有微微有點不服氣,但靜下心來想一想,這不正是現在農村在校大學生的困惑嗎?
大多數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家裡多事不富裕的,當然也有近幾年富裕起來的,但畢竟為少數。考上大學,本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但因為高昂的大學學費、生活費,往往讓農村的家長們“喜憂參半。無奈之餘,只有開源節流,加倍工作,省吃儉用,供子女上學。四年的大學下來,家裡已經一貧如洗了。好不容易,熬畢業了,除了一張薄薄的畢業證之外身上了無長物,加上就業的不景氣,只能找一份低薪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自己尚且過的艱辛,哪裡談得上養活父母。
於是有了“貧二代”、“民二代”,這樣的惡性循環了,於是有了如題一說。某某政協委員曾說過“農村的孩子最好不要上大學”,此雷言一出引得一片叫罵,特別是農村的大學生更是憤怒。如果結合以上,似乎也不全無道理,沒讀大學,自然不會有“望子成狗”一說。但大家不要忘了讀高等教育更多是對自身發展的完善,是必然的時代趨勢,不讀大學是不可想象的。既然不讀大學是不可能的,那麼我們就不得不轉向其發生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農村大學生自己本身的原因。學生自己是浮躁的,隨著自己進入大學以後,一改之前的緊張狀態,如同野馬脫了繮,少了管束與壓力,因此沒了動力。學習往往已經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了,似乎隨著多年前的那句口號“60分萬歲,61分浪費”就像一顆毒瘤在高校中蔓延開了,並且一屆屆的傳播了下去。把更多的時間轉移到了其它方面,於是有了“寢室網吧化”、“逃課專業化”、“考試一周化”等等,試問我們的大學生們都有著這樣的心態能把學習搞好?呵,這就是我們時代的驕子啊,所謂站在時代最前沿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