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ML格式】
【大 中 小】
【打 印】
|
|
財政收入“取之於民”焉能不“用之於民”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3 10:23:23 |
作者:陳碧珍(廣西南寧 學生)
兩棟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蘇式二層小樓,紅窗青瓦,水磨石外墻,各種電線裸露在外,如同蜘蛛網,矮小的建築,顯得有些小氣而寒磣,這就是廣西崇左市江州區委、區政府的辦公樓。江州區委工作人員數十年如一日地“蝸居”在這簡陋的地方辦公,卻在民生建設的投入上一年“豪擲”10億元,工作作風務實清廉、一心為民。該區領導幹部“蝸居”辦公、節約資金投入民生的舉動,深深感動了無數市民群眾。(2013年5月13日 《廣西日報》)
這讓人不禁聯想到去年5月關於“陝西省安康市漢陰這個國家級貧困縣,欺上瞞下,將老辦公大樓租賃給其他單位辦公,花費近千萬元,為36人建設一座面積近4000平方米豪華辦公樓”的報道。兩相對比,不禁讓人感慨:“一樣‘皇糧’養百樣人,有人為民有人貪,某些政府領導幹部無恥無下限啊!”
眾所周知,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的主要資金來源形式。稅收從何而來,又該往用在哪裡?關於這一點,只要上過高中的人都能很快回答: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但是近些年各地先後爆出的“豪華政府辦公大樓”、“世紀廣場”、“公款吃喝”等醜聞,不得不讓人產生疑問:怎麼現在地區政府門檻這麼低,沒上過高中都可以在政府任職了?
在筆者的觀念裡,政府部門用人民賦予的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將財政收入合理有效地分配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情,媒體單位實在沒必要對此歌功頌德。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們對政府的要求一降再降,關於財政資金的分配,從很久以前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到現在的“取之於民還能留一點真正用之於民”,以至於當某地政府真正為民辦事,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到保障民生建設上時,人們都要大肆表揚一番。是人們對政府“慷慨”了?還是“民不與官鬥”的無奈?
經濟學創立者亞當.斯密曾經地指出:“一個民主的政府比一個專制的政府更花錢。”在我們國家,得民心者的天下,如果政府不將絕大部分收入用於民生和福利,那麼政府的收入顯然缺乏公平和正義,長此以往,政府失去的不只是民心,“失天下”也是遲早的事情。
在一定意義上,一個國家的財政史,不僅是其經濟發展的歷史,也是社會結構和公平正義的演變史。換言之,如何將政府收入更多體現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我國公共財政的大話題。政府部門有義務,有責任要自我反省,真正了解財政收入“取之於民”焉能不“用之於民”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