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榮富 (台灣新北 法案政策研究員)
馬總統於今年國慶演說中提出了兩岸關係是“非國與國關係”的說法,在面對在野黨質疑後,遂解釋: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中國大陸仍然是我們的領土,因而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就是一種“特殊關係”,不可能是國際關係;接著,新任國防部長嚴明在接受在野黨質詢時,卻回應承認中國大陸是台灣國防安全的最大威脅,與台灣是“敵對關係”。
兩岸關係是極其複雜的。馬總統在國慶演說的說法是從憲政角度予以詮釋,而國防部長嚴明則是從軍事國防現實的面向予以回應,其實指的都是一種“事實狀態”。但是,兩岸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分裂還是分治?明確地說:兩岸關係在“統一前”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政治關係”?
以兩岸的國防預算而言,斯德哥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曾估計:中國大陸2011年國防預算較以往增加至1,292.72億美元,佔其國民生產毛額(GDP)有2.1%,全球排名僅次於美國,台灣實際支出為88.88億美元,排名第22名。既使現階段兩岸關係已趨向和緩,但軍事實力的展現與運作仍是台灣維護國家安全甚至是延後或抗拒統一的必要途徑之一,這就是兩岸在國防軍事上的一種“敵對關係”。
基於這種延後或抗拒統一的敵對關係,即使隨著馬政府連任,有規劃性的籌辦推動:“吳習會”、“兩岸互設辦事處”、“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王張會”到“蕭習會”後,雖已經將兩岸關係帶進了和緩期,但對於兩岸統一前的政治關係仍舊不確定,也就未能夠進入深水區。
兩岸關係的糾結在於:在這種兩岸統一前的“負面性”的軍事敵對關係下,也會連帶性的影響到兩岸統一前的正面性的經貿交流關係。以近期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為例,中國大陸政府對於此次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談判,要求台灣開放的項目:如美髮、餐飲、運輸、倉儲、出版、喪葬等產業,多為“低門檻傳統產業”,相對而言,雖然這些低產值低技術層次高勞力密集程度的產業開放,對於台灣產業經濟的收益失去較少;但是卻有可能促使中國大陸的所得增進水準超過台灣,並造成台灣經貿更依賴中國大陸,進而讓產業空洞化,而中國大陸也將此軟性的經貿收益轉化成硬性的軍事力量更加對台灣安全形成威脅,形成“正面性”的兩岸經貿的交流程度愈緊密,卻反而加強兩岸統一前“負面性”的軍事敵對關係的“糾結關係”。
其實,為真正解開這種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的“糾結關係”,其主要“癥結”還是在於:“一中原則”與“台灣主體性”在兩岸政治互動上的扞格與妥協。也就是:兩岸彼此間對於主權與領土的不可妥協性與不可退讓性。
主權領土是完全排他性的。中國大陸方面認為兩岸統一前對於彼此政治定位最大的爭議就是在於對主權歸屬的認知。中國大陸主政者並進而主張:兩岸自1949年以後開始分裂,由於還沒有統或獨的結局,兩岸目前也就處於“尚未統一”的“統一中”的進行式狀態;兩岸間只能也只會是“一個中國”不能也不會是“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的外國關係,而由於主權及領土的完全排他性,台灣為了自身的生存及發展則提出了一種因應性、反併吞性的“台灣主體性論述”。
但是,“一中原則”是中國大陸主政者最在意的堅持與雙方交流的根本基礎,馬政府的“不推動兩個中國及一邊一國”,似乎已經是一個民主化台灣很難在政治定位上有所退讓的談判協商底線,如何能夠調和中國大陸的堅持“紅線”,以及台灣的不退讓“底線”,是處理兩岸“統一前”究竟是何種“政治關係”的“關鍵”與“棉角”。
或許,現階段的兩岸同為“一中框架”的“非國與國關係”不可能也不會是令所有人滿意的政治定位,但至少是一個能為兩岸雙方妥協性的接受,在維持兩岸和諧關係的基礎上,繼續共同面對兩岸“統一前”的一項政治關係。
(本文作者現任國會辦公室法案政策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