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筒子樓裏的生活。 |
中評社北京9月28日電/《北京日報》報道,北京四合院源於元代院落式民居。元建大都城時,為鼓勵在都城內建造民房,元世祖忽必烈頒詔,讓金中都舊址居民,特別是有錢的商人和有官職的貴族到大都城內建房,於是出現規模建造的院落式住宅。明代,居民住房沿襲了元代的模式,多為大大小小的四合院,大到府第、豪門,小到一般小院和部分排子房。到了清代,實行“滿漢分城居住”政策,八旗官兵及其家屬居於內城,外城則是漢官及商民人員,但住宅仍以四合院形式為主。四合院有大、中、小之別,其中尤以小院居多。它們大大小小,星羅棋布,或處於繁華街面,或處於幽靜深巷之中。
20世紀初,在西式建築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下,北京傳統的建築格局逐步有所突破,四合院式住宅也出現新變化。大量的平民聚居在大雜院,更多的則陸續被樓房所替代。據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調查,北京中上等收入家庭,每家平均有4.6間房,工人、貧民家庭平均每家只有1間至2間房,甚至有的1間房住6至7口人。
民國時期,由於大批外來人口湧進北京,住房曾一度緊張。過去一座四合院只住一家人,隨著越來越多的住戶進入,一座四合院便住進了兩家、三家……甚至多到十幾家,成為北京人所說的“大雜院”了。
解放後,1957年北京市提出以“小區”為基本單位進行建設,建設了夕照寺、三裡屯、龍潭、永安裡等小區,配套建成了幼兒園、學校、商店等公共服務設施,並修建草坪綠地。但由於住宅建設的速度趕不上人口增長速度,1957年,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下降到了3.7平方米。為了解決職工居住問題,一些單位將辦公樓逐漸改造成單身職工宿舍或學生居住的集體宿舍,繼而成為了職工家屬樓,這便是讓很多人記憶猶新的“筒子樓”。樓內,一條長長的走廊連接著眾多十幾平方米的單間,樓裡的居民共用一個衛生間。各家各戶都在走廊裡生火、做飯,並堆放雜物。一到吃飯時間樓裡就熱鬧非凡,充滿了煙塵和烹飪的味道。誰家吃了什麼,鄰居聞著味兒就能知道。說是樓房,其實就像是個大雜院。
筒子樓的居住面積小、人口多、環境差,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能夠早日搬出,住進寬敞明亮的新居民樓……成為筒子樓裡居民的共同企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