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4日電/光明網報道,沿著北京前門大街的牌樓向南走,不出200米,就會看到路西胡同口的鐵藝栅欄,上書“大栅欄”三個金色大字。大栅欄街是北京南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274米,寬約9米。我們通常所說的大栅欄,並不是狹義的大栅欄街,而是指至今仍然保持著明末清初“三縱九橫”格局的“大栅欄街區”。“三縱”指的是煤市街、珠寶市街和糧食店街,“九橫”則是指與大栅欄街平行的九條東西走向的胡同。
“大栅欄”的由來
大栅欄的起源要追溯到明朝初年,當時北京的商業中心在正陽門北側的棋盤街,據《明宣德實錄》記載,明永樂帝定都北京後,為活躍京城商貿,從南京動遷了2.7萬商戶,在前門、鼓樓等地建造房屋。“召民居住,召商居貨”,使各地商貨產銷於京,這就是歷史上的“廊房”。
當時,正陽門外向西逐漸形成了四條東西走向的街巷,由北向南依次為廊房頭條、二條、三條和四條。街中的店鋪多是前店賣貨、後設作坊。由於商業繁榮,明弘治年間,為了防止盜賊隱藏在大街小巷之內,經朝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欄,朝啟夕閉,以保護商民與百姓的安全。
清朝雍正年間,京城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反清鬥爭,為了保證安全,政府再次嚴格了城門開關制度,並相繼在明代胡同栅欄的基礎上,於各街巷胡同口建起新的栅欄。由於廊房四條與廊房頭條、二條、三條相比,路寬口闊,所設栅欄高大且製作精良,成為了該區域的主要標誌。於是,“廊房四條”這個名稱漸漸地被人們所淡忘,這條胡同亦從《明北京城圖》上記載的“廊房四條”,變成了《清乾隆京城全圖》中的“大栅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