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浙江日報》報道,讀書改變命運,曾經是多少農村寒門子弟的信念啊,可如今,這一信條正受到很大的挑戰與質疑。教育公平和就業公平,是社會公平和正義最最重要的底線,當這些底線被權力和背景肆意踐踏,讀書改變命運,真的就變成一種奢望了。
據8月28日《人民日報》報道,黃柯柯是北京大學中文系2008級本科生。暑假她沒有回西安市臨潼區西柳村的家,而是選擇留在北京準備考研。作為寒門子弟,讀研將來找份好工作是她眼下最好的發展選擇。黃柯柯的姐姐黃艶寧,2004年考入寶雞文理學院應用數學專業。畢業那年,在投了一堆簡歷之後,垂頭喪氣的她只能暫時回家待業。沒有工作的她,只好嫁人,經過無數次失敗後,今年7月,黃艶寧終於成了一所高中的數學老師。“越小的地方越是有一層牢牢的關係網,像我們這樣沒什麼背景的,能找到這份工作,已經是萬幸了。”“花了五六萬元,上了四年學,到頭來找工作還要拼爹。”黃艶寧的話,透著濃濃的辛酸與無奈。
資源不均衡,競爭不公平,農村寒門子弟,向上攀爬改變命運真不容易——黃家姐妹的命運,只是很多寒門子弟遭遇的一個縮影。其實,黃柯柯能夠考上北大,也是非常幸運的,當年,中考分數達到了西安市幾所著名高中的錄取分數線,然而,高昂的擇校費注定她與那些“超級中學”無緣。一個偶然的機遇,西安市一所普通省級重點中學西光中學的招生老師找到了她,讓她免學費和擇校費入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