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光明日報》報道,在採訪中,記者發現,“黃牛黨”已經完全職業化。一個可笑的事實就是證明。在各大劇場外的“黃牛”們,幾乎每人都印制了自己的“名片”,而且毫不避諱,主動上前搭訕,記者在幾天中就收到了不少“票務名片”。有的“名片”上印著“信譽第一、服務到位”的字樣,有的印著“願我們真誠的服務給您帶來愉快”,有的還提出“四環以內提供免費送票服務”等等。
在劇場外,“黃牛”之間配合密切,完全是一個組織嚴密的“團隊”。據記者觀察,這些“團隊”從四五人到八九人不等,通常長期據守一個劇場,只要有比較熱門的演出,他們就會集體出現在劇院門口,招攬生意。日前,在北京某大劇院外,記者問一個“黃牛”有沒有兩張《有一種毒藥》的話劇票,他稱自己手頭沒有,但是他非常爽快地讓記者稍等片刻,承諾一定搞得到票。隨後他拿出手機給同夥撥了電話,短短幾句話,不到一分鐘,另一“黃牛”便把兩張票送到。“黃牛”間配合的默契程度可見一斑。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對於演出本身的藝術價值及市場緊俏的原因,這些職業“黃牛”也有自己的“職業判斷”。跟記者套近乎的時候,一位“黃牛”談到《喜劇的憂傷》這部話劇,不無感慨地說:“你想想,別的話劇不得好幾個人一起演啊,這戲可是就陳道明(他們)倆人演,能不厲害麼?”這句通俗的評論,反映了“黃牛”對話劇藝術相當“在行”。
“黃牛票”哪來的?
經過調查,記者發現:“贈票”是“黃牛”們的重要票源。“黃牛”們的工作主要分兩塊:收票和賣票。通常他們站在劇場門口,向觀眾兜售各種門票的同時,也向觀眾收票。“要票嗎”和“有票嗎”,是他們常說的開場白。7月29日晚,記者還未出國家大劇院附近的地鐵口,就被三個“黃牛”攔住,兜售當晚國家大劇院的交響樂音樂會門票。票面金額500元的票,“黃牛”給記者開價只有300元。而票面上清楚地印著“贈票,請勿轉讓”的字樣。
對於各種文藝演出中的“贈票”,著名作家肖復興早就發表文章《贈票成為藝術演出之瘤》,指出其危害在於“受贈人不稀罕,反倒肥了‘黃牛’,而真正想看的人卻被高票價擋在了劇場門外”。記者經過調查發現,各大劇場外“黃牛”們低價收購的各種演出票,大多為“贈票”。他們正是抓住了一些人對本場演出不感興趣而“票反正沒花錢”的心理,以低價從這部分人手中收票。
不過,這只是零散性的收購。“黃牛票”有時還可以“團購”。在北京某大劇院採訪時,記者曾向一位留平頭的“黃牛”提出要二三十張歌劇《圖蘭朵》的票,他答應“沒問題”。當進一步詢問他們從哪兒弄到這麼多票時,那位“黃牛”含糊其辭地說:“我們有關係,你放心吧。”而當我們又追問“是什麼關係,劇院內部的關係還是贈票方的關係”時,“黃牛”立刻警覺起來,用狐疑的目光來回打量說:“這個不能告訴你。”隨後,他掏出了印有“北京元玉票務中心”字樣的名片給記者,說“要有需要,就給我打電話”,便走開繼續招徠“顧客”了。首都劇場前的“黃牛”則在記者表示要購買數十張門票並詢問出票渠道時說,他們的票都是通過“票務中心”打出來的正規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