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和盲藝人一同挽留孝賢藝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4 09:22:29  


  中評社香港10月14日電/《光明日報》報道,在我國民歌集成中,賢孝是最富人情的民間音樂之一,作為盲人曾經的一種謀生手段,賢孝一面世便以深沉的憫人情懷受到人們推崇。賢孝是起源於甘肅臨夏地區的一種傳統說唱藝術,因內容多為演唱勸人向善、孝順老人父母和歌頌忠義賢德之士的故事,故而得名。

  賢孝在甘肅、青海的許多地方廣泛傳唱,按地區分為涼州賢孝、河州賢孝、青海賢孝等,深受漢、回、東鄉、保安、撒拉、土族等民族群眾的喜愛。賢孝的說唱者主要是盲藝人,他們被稱為“瞎弦”。盲藝人走街串巷、游走鄉村,或在茶園、酒肆、廟會、炕頭和紅白喜事時演唱。賢孝內容豐富,形式古樸,演唱時手持大三弦,自彈自唱,為烘托氣氛,中間偶有夾白。

  過去若有子女不孝或有欺村壓市行為,族長和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便請來瞎弦,有針對性地唱,一場賢孝聽下來,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若有不悔改者,瞎弦便將其惡行編成唱詞,到處傳唱。這一招頗有效,所以過去“三不惹”中,瞎弦便是其中之一。瞎弦自身凄涼,若惹了他,他將你編入曲目,浪跡四海傳唱,使你臭名遠揚。

  隨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間交流的空前密切,很多文化的地域特色愈發黯淡。人類文化的地域特征和民族色彩越不明顯,像賢孝這種民間藝術就顯得彌足珍貴。2006年5月,賢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儘管如此,近些年賢孝仍呈式微之勢,賢孝傳承困難重重。藝人是藝術傳承的載體,過去,很多盲人為生活所迫才把唱賢孝作為謀生手段。而隨著社會進步,這種盲藝人正逐漸減少,賢孝藝術面臨後繼無人的尷尬局面。隨著一批老藝人的陸續去世,大量古老、優秀的賢孝曲目也被帶進了墳墓。另外,受現代信息和娛樂業衝擊,賢孝的市場不斷萎縮,聽賢孝的人越來越少。盲藝人大多是“文盲”,賢孝傳承採用口傳心授的方式,缺乏記錄賢孝曲目、樂譜、歌詞的文本,大大增加了賢孝傳承的困難,賢孝藝術瀕臨失傳,如不予以保護,再過數十年,可能成為人們永遠的記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