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書協主席的字畫,瞬間貶值十倍,原因和書畫本身毫無關聯,僅僅和作者的身份頭銜的變化有關。所以許許多多的人,投機鑽營,只為一個主席、副主席的頭銜而爭搶,其實爭搶的是頭銜背後的利益。
師永剛說:“書協、美協等這樣的協會,本身應該是藝術創作者的集合體,不是給他們提供幫助,保護他們權益的組織。然而,我們似乎有一種習慣,可以輕易地把任何非官方的、半官方的組織變成官僚機構,按照等級高下區別種種不同的待遇、價值。”
藝術從業者和腐敗究竟是如何產生聯繫的?又如何才能真正讓藝術創作有一片獨立的天空,而不再成為腐敗的中介?師永剛說,“其實在今天,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兩套評價標準,官本位的評價標準和市場的評價標準,也有了兩套幾乎不相幹的流通渠道。有幾個書協、美協主席的字畫在拍賣行拍賣呢?藝術市場不會因貪官的收藏而受到影響,但反過來,一部分帶有頭銜的作品變成貪官之間流通的行賄物,卻不能不警惕。”
“雅賄”是官場的傳統
記者:用字畫書法作品等行賄,似乎是一種不良的傳統?
師永剛:確實,“雅賄”也算是一種官場的傳統,形式也不僅僅是送給官員字畫,還有的官員,他們在當官期間出賣自己的字畫,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種行賄方法。比如說某個官員,他自己寫了一幅字、畫了一幅畫,結果被人高價收購,買的人為什麼願意出高價?不是因為官員的字畫本身值錢,而是因為他們另有所圖。通過一買一賣,就完成了一次行賄,一次權和錢的交易。這樣的方法自古不絕,價格和字畫本身沒有關係,而是行賄潛規則的一種定價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