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8日電/行政會議成員、港大校務委員會委員李國章,昨天在一個電台節目中批評“公民黨”干預大學事務,目的是為了明年的立法會選舉製造話題、攻擊政府,從而撈取選票。李國章之言一針見血,反對派圖謀無所遁形。
港大副校長風波發生以來,反對派一直在指責特區政府“政治干預”大學校委會的討論,阻撓對陳文敏的任命;但事實上,校委會一直在按程序辦事,討論準則也從未離開過校務和學術的範疇。陳文敏在“佔中”期間收受戴耀廷三十萬元“捐款”,事前未有向大學申報,事後又砌詞狡辯,相關調查委員會報告對其作出了“未符大學期望”的評價。在此情形下,大學校委會對陳文敏的副校任命覺得有進一步深入討論的必要,因而延長了審議時間,是完全正常、合理和必要的。而事態直到這一刻,仍全在大學校委會範圍之內進行,並不存在什麼“外來的干預”。
實情是恰恰相反,就在校委會作出了押後對陳文敏的任命之後,“公民黨”和一些反對派議員坐不住了,他們跳起來反對校委會的決定,在會內會外大做反面輿論,硬把事情指為“政治干預”,提出什麼“要維護大學自主”,企圖迫使校委會立刻通過對陳文敏的任命。
對有關過程,李國章昨日在電台節目中說出了事實,指出是“公民黨”的梁家傑、余若薇、郭家麒等人煽風點火,以“扞衞”大學自主和學術自由為名,慫?學生作出激烈行動,才對校務委員會的工作構成了干預。他呼籲公民黨不要再傷害校委的自由,更不要再傷害大學的自主和發展。
事實是,“公民黨”在事件中的角色,的確十分值得懷疑,除了事件主角陳文敏是其骨幹成員、因而百般維護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背後還有更險惡的圖謀,就是企圖把特首“踢出”大學校門之外。
“公民黨”梁家傑、余若薇等人以及由他們把持的所謂“校友關注組”聲明已經一再提出,大學不僅必須任命陳文敏,還要對港大的制度作出“改革”,而改革也者,就是“取消由行政長官兼任校監的安排,或只保留校監的禮儀角色,從而減低行政機關干預院校自主的機會,以維護學術自由的寶貴傳統。”
這一“改革”要求,可說是“不打自招”和“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了。
香港大學是本港的百年學府,當年由英國殖民統治者成立,創校目的是為了替殖民政府培養公務員和親英的人才,港督“理所當然”就是大學的校長或監督,在港大的英文章程中,校長只是“副校長”或“副監督”而已。這個由最高行政首長出任大學校監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九七回歸之後才開始有所改變,但港大是一直維持不變的,迴歸後,首任和次任特首董建華、曾蔭權都是港大的校監,到梁振英上台,自然也是延續此一傳統的了。
但是,由於梁振英堅持愛國愛港、依法施政,被反對派視為“眼中釘”,這一次,“公民黨”利用副校長任命的風波,竟公然提出要取消特首出任港大校監的傳統,甚至要將之貶為“禮儀角色”,即只是有名無實的“佈景板”,其妄想變大學為“獨立王國”,企圖延續法律學院作為抗中亂港“法律基地”,讓陳文敏、戴耀廷等“佔中”搞手可以繼續為所欲為,“公民黨”對大學自主和學術自由的“政治干預”,也未免太猖狂和露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