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軍炮兵擦拭152毫米榴彈准備實彈射擊。(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4月18日電/中國青年報報道,曆經戰火洗禮的成都軍區某炮兵團被譽爲“烏蒙鐵軍”。該炮兵團1998年成爲全軍典型,2000年,這個團級單位又立了一等功。
這個團已經發展到頂峰了——前幾年不少人這樣說。
還能贏得更大光榮嗎?以後還怎麽發展,保住榮譽就不錯了——一些官兵這樣認爲。
10年前大張旗鼓宣傳炮兵團的時候,現任炮兵團團長周洪許還是另外一個師的作訓科長。他記得很清楚,當時各處部隊營區的院墻上都能看到向炮兵團學習的標語。
如今,對團隊管理感觸頗深的周洪許團長說:要這樣想,部隊建設的目標不是榮譽,而是戰鬥力。這樣榮譽就不會成爲包袱,反而會更有利于部隊的發展。
一個團當兩個團用
“現在,我們一個團可以當兩個團用。”周洪許團長自信地說。
對于炮兵來說,專業非常關鍵。偵察、計算、報話、炮長、瞄准手,各司其職,戰場上缺一不可。但一人一崗也存在著風險,作戰時犧牲一個人,一門炮也就廢了。
2007年,炮兵團開始推行“一崗雙人”培訓,重要崗位至少兩人以上參與訓練,大量儲備炮兵人才。
“一門炮,參戰人數不變,但等于配備了兩三套人馬,這樣也有效解决了老兵退伍後戰鬥力降低的問題,確保隨時都能成建制遂行作戰任務。”團參謀長宋正秋說。
“不僅如此,在我們團,政工幹部也要會軍事指揮。”他說,“打仗的時候,連長犧牲了,指導員就要頂上。副連長犧牲了副指導員就要頂上!”
炮兵團的軍官們忘不了2005年那次衆人矚目的網上對抗。3名被評爲優秀政工幹部的指導員組成了“紅軍”,結果慘敗給3名軍事幹部組成的“藍軍”。
推演暴露出一系列問題:政工幹部不會標圖,把基本指揮所誤標爲預備指揮所;對編制內武器裝備不清楚,導致火力誤用;還不能靈活運用作戰原則,導致貽誤戰機。
這些問題讓政工幹部、軍事幹部都很震動。隨即,團里提出“把每一名幹部都培養成合格的指揮員”。
采取每年政工幹部脫産集訓兩個月的辦法,請優秀的軍事幹部、炮兵學院的教授來授課。幷讓一些崗位,比如連長、指導員進行互換,實踐證明效果明顯。
近年來,在軍區組織的考核中,炮兵團里政工幹部指揮射擊的科目都能全部達到首發命中,首群覆蓋。
野外駐訓是錘煉部隊戰鬥力的重要方法。2006年,炮兵團在外駐訓了3個多月。適應高寒、森林等多種地形,輾轉各地7次,全程機動數千公里。
在一些駐訓地區,整個部隊實現全地下化。“外面的人來了,根本發現不了這里竟然隱蔽著一個團的兵力。”回憶當時,作訓股長李順平的興奮溢于言表。
“就是要一切爲了實戰。”作訓參謀出身的周洪許團長說。這兩年,炮兵團在夜訓上下了很大功夫。駕駛員夜訓,要求在沒有月光、小燈也不開的條件下,山路上開進6公里。
火炮的夜間射擊也實現了突破。炮兵團采取一種火炮打實彈,另一種火炮打照明彈,很好地解决了夜間射擊精度的問題。
一次演習,夜間射擊中照明彈引起了山火。目標就是那堆火,幾發炮彈過去,火堆應聲而滅。
“現在我們每年要進行8次以上實彈射擊,用彈數千發,是過去用彈量的10倍。炮兵嘛,就要用炮彈說話!”周洪許團長說。
提意見戰士的照片進了團史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