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軍未來航母方案想像圖。
|
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電/《環球時報》發表解放軍海軍少將楊毅的文章稱,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以來的主要精力並沒有聚焦在與中國的關係上,而此次訪華將對奧巴馬總統最終制定自己的對華政策框架具有重要的決定意義。
應該說,當前的中美關係總體上是穩定的,兩國在各個領域內的合作是積極的。但美國在各個領域中的對華政策存在比較突出的“不同步”現象。與兩國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關係相比,兩國在安全領域,特別是在兩國軍事關係方面遠遠處於滯後狀態。雖然已重新啟動正常交往,但中美兩軍關係的結構性制約因素還沒有消除,戰略互信需要增強。為了使中美兩國關係能夠持續地保持積極向上的勢頭,有必要塑造一種新型穩定、健康的中美軍事關係。筆者認為,這需要把握“政治基礎、戰略定位、構成要素、溝通機制”等幾個重要問題。
政治基礎。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是國家的核心利益,也是國家間相互關係中的高端政治。軍事關係在國家間各種關係中最具敏感性,服從並服務於兩國間的政治關係。彼此關切對方的核心利益是維持兩國關係穩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維繫穩定和健康的兩軍關係的政治前提。台灣問題是中美兩國關係中最敏感和最具爆炸性的問題,中美兩國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特別是兩軍關係的起伏跌宕,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台灣問題所引發。在當前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和其他地區和全球重大挑戰中,中美兩國需要密切加強合作。我們善意地提醒美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要謹慎、謹慎、再謹慎,不要存在任何僥幸心理。
戰略定位。對於中美兩國關係,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提出了一個“戰略再保證”(strategic reassurance)的口號,中國政府還沒有正式回應,中國的學者們正在研究,有的已經做出了各種不同的解讀。筆者認為,“戰略再保證”含有增進戰略互信、進行戰略交底、摸清戰略底牌、維持兩國關係的戰略穩定等內容,但是核心的問題就是一個如何相互戰略定位的問題。也就說兩國之間如何互相對待的問題,這是個雙向的互動問題,不是單方顯示姿態的問題,決不是一方向另一方作出保證,讓對方放心的問題。兩國的戰略定位需要兩國政府之間的戰略溝通,更需要兩國和兩軍的具體行動來證明和促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