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軍未來重型航母想像圖。
|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電/環球網摘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防務與戰略研究所戰爭和戰略副教授伯納德•F•W•盧9日載文稱,中國軍事力量正在增長,但解放軍卻仍不能通過不傷害地區安全利益的途徑,來主張其在南海的國家利益。不過,文章還指出,由於解放軍缺乏航母,所以其海上資產勢必會遠離陸基防空力量的保護。
文章中還“模擬”了中國戰時情況,稱雖然解放軍海上資產數量眾多,但戰時卻僅有三分之一可以參戰。
文章稱,最近幾周來,有關中國軍方的報道一直是頭條新聞,涵蓋從航母殺手到巡航導彈,再到最近中美在南海和東南亞的緊張局勢等各種話題。在過去的十年間,分析人士越來越關注不斷發展的中國軍力,尤其是中國建造航母能力的興趣。所有這些跡象都是對中國日漸自信的反映。
解放軍軍事實力無疑與十年前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別是其海上和空中戰力。從解放軍海上及空中平台賦予其在潛在攻擊能力出發,便可以得出這些海上和空中能力恰恰是其軍力發展的重點。的確,如果中國打算更加自信,並擁有更加強大的區域政策平台,那麼其就需要一個可向其利益相關地區投射力量的軍事組織。空中和海上作戰平台則是這一潛在投射能力的構成部分。
然而,文章指出,解放軍空中和海上作戰資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想回答解放軍軍力建設目標及其如何影響東南亞地區戰略格局的問題,就需要考慮到四個變數。
第一個變數就是解放軍的規模,尤其是其海軍和空軍的規模。重要是,解放軍的規模需要在與該地區其他軍事組織的對比下進行評估,而不能以絕對值考量。雖然過去十年間解放軍的發展的確令人印象深刻,但在與該地區其他軍事組織相較之時,其兵力及海上與空中資產則較為遜色。簡而言之,即使為支持中國在南海的利益主張,解放軍完全部署其空中和海上資產,但一旦與美國及其亞太盟國軍事力量對抗,解放軍也會落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