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5日電/龍年開春,在非洲的中國公民接連發生被劫持、扣留事件,牽動國人心。1月31日在埃及阿裡什市遭扣留的25名中國水泥工人現已平安歸來,28日遭蘇丹武裝分子綁架29名中國建築工人安全仍堪憂。從整體觀察,約有100萬中國公民在非洲從事各種經營活動,更有數萬名中國工人常年不間斷參與非洲重大基建項目,中國公民海外安全保障戰略機制的建立已不容回避。
埃及扣留事件中,中國使領館、企業與埃及政府聯手,25名中國工人第二天被釋放,解決妥當無後遺症。29名工人蘇丹遭劫持後,當地政府與軍方及時配合展開營救。蘇丹綁架者隨後發表的聲明亦顯示,此舉並非出於仇華、反華的動機和目的。
釐清近兩起劫持、扣留事件的前因後果,把握中非交往歷史尤其是近十年來商貿大勢,有助於我們直面安保難題的研判與決策。上溯鄭和下西洋時代,中國船隊帶到非洲大陸的不僅是瓷器更是和平,在東非國家的博物館裡,醒目的明清中國瓷彰顯著從中國明代的“天下共享太平”價值觀,時至新中國推動的“和平、發展、合作”的中非關係,更是“非同一般。”中國政府與華人從來不是非洲排外、仇外的目標。
進入21世紀, 中國“入世”更將中非關係帶入黃金十年。加入世貿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進非洲”共謀發展,中非雙邊貿易額從2000年的100億美元躍增到2011年的1600多億美元。非洲還是中國的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場、第二大勞務承包市場和第四大海外投資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