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軍事交流進入新階段 |
中評社訊╱題:構建新型的建設性中美軍事關係 作者:任向群(北京),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彭光謙(北京),軍事科學院戰略部研究員、少將
近年來,中美軍事關係穩步提升,特別是2006年,中美軍事交流合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6月,中國軍方首次赴關島觀摩美軍演習;7月,中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郭伯雄訪美;9月與 11月,中美兩國海軍先後進行了兩個階段的海上聯合搜救演習,這是中美之間長達8年的海上軍事安全磋商的結果,是中美兩軍開展交流合作20多年來的一次重大務實性交流,標志著中美兩軍交流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中美軍事關係在曲折中發展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兩國的軍事交流見證了兩國關係的風風雨雨,兩軍關係大致經歷了三個各具特點的階段。
建交初期十年是兩軍關係迅速發展的“蜜月”期。從中美建交到1989年夏,美國出於遏制蘇聯的戰略需要,積極推進與中國的軍事交流與合作,兩國軍事關係在高層互訪、功能性交流及軍事技術合作等眾多領域全面推進。
1989年夏至2001年秋是兩軍關係跌宕起伏的波動期。1989年6月,美國政府因中國國內的一場政治風波宣佈對華制裁,中美關係全面冷戰,兩軍關係亦跌至低谷。接著,蘇東劇變,冷戰結束,美國自認為中國的戰略價值下降,軍事交流處於停頓狀態。1994年美國防部長佩裏訪華,重啟兩國軍事交流。但1995年和1996年,兩軍關係又因李登輝訪美和美國介入我台海演習等重大事件受到衝擊。直到1996年12月中國國防部長遲浩田訪美後,兩軍交流和互訪才逐漸恢復。1997年3月,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首次訪問美國本土。1998年1月,美國防部長科恩訪華,雙方簽署《中美兩國國防部關於建立加強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的協定》。接著,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雙方就兩軍合作開展人道救援行動、沙盤演習、高層互訪、觀摩演習等議題達成協議。9月,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訪美,雙方簽署《中美兩國國防部關於就軍事環境保護問題進行信息交流的聯合聲明》,兩國軍事交流關係取得實質進展。然而,1999年5月,由於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事件,兩軍交流又戛然而止。2001年初,小布什政府上台後,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中美軍事交流受到“重新審查”。4月,中美“撞機事件”後,兩軍關係降至“冰點”。
2001年“9•11”事件後,反恐成為美國家安全戰略的首要任務,包括對華政策在內的美國外交政策隨之調整。在中美兩國首腦的直接推動下,兩軍交往逐漸恢復。2005年開始,兩軍交流呈加速恢復之勢。年初,中美兩國軍方首次就中國軍隊的武器發展、美軍全球戰略調整、台灣問題和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等具體政策問題進行高層對話,兩軍交流從政治意義上升到實質內容。同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爾斯、太平洋總部司令法倫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先後訪問中國。拉姆斯菲爾德訪華期間到訪了第二炮兵司令部,這是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第一次向外軍領導人敞開大門。與此同時,中美兩軍機制性磋商順利進行,兩軍關係逐漸步入務實的發展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