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行海景
|
中評社廣州3月15日訊/南方日報報道,《大清商埠》是一部描寫近代廣州十三行商的長篇歷史小說,去年底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發行,由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也將由南方電視台拍攝。1月12日,廣東省委宣傳部將《大清商埠》列為今年重點扶持的文藝精品。
隨著晉商、浙商題材的影視文藝作品在國內“攻城掠地”,明清時與其並列三大商幫之一的粵商卻顯得默默無聞。喬致庸、胡雪岩等商人的故事被一再炒作,而更具國際知名度的十三行商人卻不為人所識。對十三行商人之於廣東甚至全國的歷史文化價值,文化評論家黃樹森認為,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它應該是“中華文明的嶺南時代”。在當下提升文化軟實力、打造廣東文化品牌建設中,借《大清商埠》,重塑粵商文化、粵商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十三行商,長袖善舞還是夾縫中生存?
談起這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辛磊疲憊中掩飾不住興奮之情。從1995年在偶然的情況下觸及到廣州十三行的歷史,立即產生濃厚興趣,開始動了以廣州十三行為題材寫作長篇歷史小說的念頭,並著手收集、研究有關史料,2003年寫出初稿,此後,反覆修改、打磨。在此期間,作者曾欲將小說交由出版社出版,多家出版單位卻對這多達百萬字的小說望而卻步。無奈之餘將其搬上網絡,期待著有“識寶”出版社的到來。好運終於在2008年下半年接踵而來。先是一家頗具名氣的外地出版社伸來了橄欖枝;接著,廣東出版集團的掌門人黃尚立在獲知這一出版線索之後力邀作者在廣東出版該部小說;小說出版後不到一月,廣東省委宣傳部又將其列為今年重點扶持的文藝精品;同名電視劇本也將由南方電視台投資拍攝……
“《大清商埠》是一部廣州十三行外貿興衰史,也可以說是一部康乾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興衰史。”江西大學中文系主任李滿教授認為,作為歷史小說的《大清商埠》基本是忠實於歷史寫作的,用藝術的手段還原了那一段歷史的煙雲:“大清王朝賦予十三行獨攬對外貿易的特權,十三行商家因此可以壟斷經營,大把賺取洋錢,十三行大商家因此富可敵國,十三行貿易自然興旺發達。但是,正因為十三行外貿特權是皇家賦予的,皇上自然將十三行看作是自家的錢袋,所謂‘天子南庫’。京師內務府制約廣東海關署,廣東海關署制約十三行,以朝貢為名,向十三行商家任意索取揮霍無度,根本無視商業規則,使十三行商家不堪重負。皇家如此,地方政府亦如此;地方官員也把十三行視為政府的錢袋。興學、興業,要十三行輸捐,天災人禍也要十三行輸捐,使十三行商家雪上加霜。清官榨取十三行錢財,貪官污吏更是不擇手段向十三行商家巧取豪奪,使十三行商家屢屢瀕於破產的邊緣。加上中國傳統的重農抑商傾向和民眾普遍的嫉富賤商心理,還有鄙視夷人排外斥洋的文化傳統和道德風尚,使十三行的外貿活動更是舉步維艱。”1856年廣州人民一把大火燒掉了英國商人聚集的外國商館,十三行也一同化為灰燼,就透露出當時這一階層和普通百姓的隔膜、緊張和積怨已久。十三行的商人就是在這種種的衝突和矛盾中生存和發展。
什麼是粵商的商業精神?
數十年間,廣州十三行由盛而衰,由衰而盛,幾起幾落,最終壽終正寢。一些行商倒下去了,另外一些行商起來了。來來去去,起起落落,並不改十三行的繁華和平和。可是,鴉片戰爭後,“一口通商”制度的被打破,十三行的輝煌至此戛然而止。這既是歷史事實,也是小說裡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