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會主席同時更替,自左向右分別是:尚福林、郭樹清、項俊波。 |
中評社香港10月31日電/英國《金融時報》10月31日載文《中國證監會:新掌門的老難題》,摘要如下:
最後一只靴子落地。10月最末一個周末,不僅迎來創業板兩周年,市場流傳多時的中國金融系統高管任命也最終出爐:原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接替劉明康,原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走馬證監會,農行董事長項俊波履新保監會。
中國經濟正值微妙時刻。外圍市場波動也引發國內諸多擔憂,溫家寶總理所謂對宏觀政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也引發諸多漣漪。如此情況之下,這一人事變動引發諸多解讀。其中公眾關心的莫過於證監會之變。
目前,各路人馬紛紛撰寫“公開信”,直陳新晉主席郭樹清,或是建言,或是獻策。市況低迷之下,大眾無不希望新官能帶來證券市場改革三把火,10月末的一波反彈也被不少人士解讀為與新主席有關。筆者認為,中國證券市場改革千頭萬緒,然而完善發行、退市制度,卻是重中之重,這也是中國二級市場徹底市場化的前提。價格機制不理順,再多監管條文只是“指標而不治本”。
有著海外背景、又曾榮獲兩屆“孫冶方”獎,作為新一代技術官僚代表的郭樹清向來被外界認為素有學者風範。對比之下,尚福林作為在任時間最長而唯一無“海歸”背景的證監會主席,其在任9年時間,中國A股也幾經變遷:上任當日,上證指數1382點;2005年則重歸千點,2007年則最高達6124點;今年10月,滬指則險些觸碰2300點大底。
如何評價尚福林作為,相信時日一長,各方自有公論。盤點其任期之內,股權分置、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創業板、轉融通相關產品及制度推進可圈可點,中國資本市場已經在容量上大有突破。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滬深兩家交易所IPO籌集資金總計721億美元,首次超過香港和美國;滬深兩市的股票市值總計達35700億美元,已經次於紐約證交所。
平心而論,以中國股市今日之體量,加上中國經濟加入WTO十年來的開放度,當前市場已非單一玩家能夠左右,“政策市”窠臼不複當年濃厚,其反應經濟趨勢的預見度亦大有進步。然而,在暴漲暴跌、投機成風、老鼠倉泛濫等諸多亂象背後,仍舊折射出中國資本市場仍舊存在大而不強、法治欠缺、人才匱乏等弊端,最為關鍵制度短板尤其在於發行、退市制度缺失。 |